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你以为这里只有“第一炸”?“老彭浦”表示不服:我们的全国第一多到吓煞人!

2018-7-6 5:13:07发布88次查看
  从上海北郊的一片田野,到沪上最早的工人新村之一,静安区彭浦新村近日迎来了60岁的华诞。其60年的发展变化历程,也浓缩了时代变迁!
东至岭南路,西到东茭泾河,南临场中路、走马塘,北接共康路和高压线走廊,在这块3.81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彭浦新村从一片荒芜的田野发展成了生机勃勃的工人新村。
上世纪5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一批机电工业大厂落户走马塘以南的原彭浦乡地区,并在此建起了彭浦工业区。
产业工人在这里创造过很多“中国第一”——

中国第一台大型天线座
第一台推土机
第一台气动电控冷轧机
第一台水管式工业锅炉

相对应地,彭浦新村便是创造这些“第一”的工人阶级的集中居住地!
近日,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员葛剑雄在彭浦新村街道“砥砺前行六十载,引领彭浦新跨越”的主题论坛上,回忆了自己第一次去彭浦新村的情形。那是他还在古田中学任教时,去了一名学生家进行家访——
“曾经,住进工人新村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早期只有劳模、先进工作者才有可能分到这里的房子,这些工人都曾为新中国建设做出过贡献。”
“当时46路公交车的终点站在汶水路,要再换唯一的95路公交车才能到彭浦新村,不过我也想看看劳动模范住的房子究竟是怎样的,因为这在当时是非常好的房子。”
“当年从彭浦新村任何一幢楼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步行只需几分钟。比其他工人新村要高一个档次。”
此外,葛剑雄还表示,除了政府建设彭浦工业区的影响,彭浦新村在当时被作为老闸北区极个别的几个上海对外开放的区域之一,对于它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作为上海最早对外开放的新村,彭浦新村至今接待过40多个国家共630批外宾的参观访问,曾是世界了解中国、尤其是了解中国普通老百姓生活的一个窗口。
彭浦老相册
彭浦立交桥(共和新路场中路)
旧貌换新颜
不过随着岁月变迁,老工人新村也面临新命题:如何服务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区?如何在发展中传承、发扬工人精神?老旧小区又该采取怎样的改造方式?
音效带感,建议调低音量
近年来,随着街道体制改革的深化,彭浦新村街道更加注重公共管理、服务与安全,更加注重民生保障,在提高城区品质的同时,大大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与获得感。如今,彭浦新村的发展更是驶上了快车道!
临汾路“旧貌换新颜”
第二为老服务中心改造前后
社区楼道整治前后
如今的彭浦新村生活便捷、环境整洁,学校、菜场、社区医院星罗棋布。未来三年,彭浦新村还将打造多样化的舒适住宅,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构建绿色开放、环境宜人的公共空间。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