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站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暨康健驿站在新疆路485号正式启动。这是居民门口一家“小而美”的为老服务平台,设有社区为老综合服务、社区助餐点、长者照护之家及日间照料中心等,提供集喘息式服务、24小时短期住养、日间照护、居家服务等为老服务与护理站、康健驿站等健康医疗服务。
老北站地区老龄化程度高;但很长一段时间,受限于北站街道旧区改造、大拆未建的实际情况,养老服务场地和设施缺乏。2016年,北站街道曾对辖区1534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普查。通过普查了解到,社区居民对距离近便、服务专业的为老服务站有极大需求。为此,街道这两年想方设法盘活空间资源:对原新疆路485号、南星路80号的街道老年协会、惠民服务中心、残联房屋进行重新整合规划,将两处房屋整体改建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如今,北站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是两幢相对而立的三层楼组成。其中南楼为护理站、康健驿站、中医保健站等,北楼为长者照护之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助餐点、爬楼机站点等。
为做好改建及建后运营工作,街道前期与上海申养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进行多次沟通洽谈。为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目前多数综合为老中心采取的“公建民营”模式,由政府提供场地,承担机构基础建设、装修和购置设备费用,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运营机构运营管理。而北站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了创新,最终确定的运营方上海申养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以全额出资的形式负责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设计方案、改造、施工及开业筹备等工作;街道以免租金形式将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整体委托申养进行前期改造及后期运营,这一模式在静安区还是首创。
社会化力量对这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精心打造,引入“星级护理服务”。
如,在长者照护之家,统一安装了紧急呼叫系统,老人有事拉无线呼叫器,护理站的显示屏主机即可接收到老人的呼叫信息,护理人员即可迅速给予帮助。中心长照共有27个床位,每个床位都将配备生命体征检测智能床垫,智能床垫使用内置在床垫里的高感度压力传感器,通过提取人体特定的振动信息,利用信号分析与数据处理技术,快速判断老人是否离床、是否体动、是否呼吸困难、是否心跳变化过快等情况。一旦情况异常,后台即发出离床报警或心率异常报警。
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还将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功能相结合,设置了护理站、康健驿站、中医康复理疗室等,可以针对养老机构和社区内的老年群体,提供营养指导、中医养生调理、运动健康指导、联系紧急救护等健康维护和疾病管控方面的服务。未来,这里将不定期连线上海中医药大学旗下三甲医院专家,探索将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引入社区,把服务带给社区居民。
考虑到周边老年居民较多,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内还开设了老年食堂,由专业餐饮团队运营。他们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的专业营养师团队合作,依据中医养生理念、时令变化、老年病针对性治疗,精选食材,研制了适合老年人体质、口味、需求的适老化系列养老菜品,为老年人提供特定的餐饮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