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熊猫会游泳竟也溺亡?网友心痛质疑为何不保护,无奈真相却是……

2018-7-6 5:13:07发布91次查看

国宝大熊猫人见人爱,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
日前四川黑水河自然保护区,
一只半岁的幼年野生大熊猫
不幸溺水而亡。
7月3日,四川当地保护区管护人员张学良沿大邑县西岭镇云华村小河子沟区域进行巡查。13点30分左右,巡查到云华村9社磨子坡处,在小河子沟的河中央河滩上,发现一只已经死亡的大熊猫幼体。张学良当即报告了黑水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保护区管理处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将这只疑似遭暴雨后被洪水溺亡的大熊猫幼仔尸骸送到成都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成都动物园)。成都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会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专家连夜检查处理。
据鉴定报告,死亡大熊猫情况如下:
幼仔,半岁左右,雌性,体重14.25kg。
头部有2处皮下出血,下颌出血,肺部有大量气泡,胃内有奶,肠道内有已消化的竹叶,脾脏有少量出血点,其他脏器无肉眼病理变化。
诊断为溺水死亡。
在伤心惋惜之余,
小坊也有些纳闷,
早先曾多次看到熊猫游泳的画面,
熊猫明明会游泳,
为何还会溺水而亡呢?
相关专家表示,熊猫具有游泳的能力,但如遇水深或急流的情况则也很有可能遇到危险。
熊猫一般两三岁时便可以游泳,但溺亡的野生大熊猫仅半岁,加上持续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水流湍急,因此导致了半岁的熊猫幼崽溺亡。
玥玥_wl:心疼。
芝麻分贷款tx5720:心痛,这么小就离开了。
六安之境:胃内有奶,戳中泪点。
李馨雨99:心疼,我可怜的熊猫宝宝,妈妈估计还在找它呢。
有恐水症的水母:太可惜了,野外的大熊猫长到半岁特别艰难!愿宝贝走好!
但也有网友表示质疑,
为何不能对大熊猫进行保护?
欣桐要做辣妈:大熊猫还是不要野生了,保护起来吧!
为啥我的名字不能改:麻烦相关部门做下防护啊。
了了石小:应该保护起来啊。
留一手__agm:这几天四川下大雨,很多熊猫在哪里躲雨呢?我觉得国家该给它们在深山老林建个窝棚之类的。
_vivian_l:要不把野生大熊猫都接回来吧,起码没有生命危险对吧!
得知此消专家回应:
最好的保护方式是让它回归自然。
“大熊猫真正的家在野外”
相关专家表示,野生种群生活在野外,不可避免面临自然界各种因素威胁,如天敌、自然灾害等。但也只有在野外状态下,大熊猫才能不断进行繁衍进化,不断适应自然。
“绝不能因为野外存在风险,就把野生种群捕回,那将是大熊猫保护的倒退。”
“大熊猫绝不是宠物,也不是只能圈养的物种,我们所有的科研终极目标之一,就是恢复扩大它的野生栖息地和种群数量。”
“野生大熊猫必须在自然状态下生存,保护栖息地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目的就是这个。”
此前调查表明,四川现有野生大熊猫1387只,主要分布在46个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目前,前述每个保护区均设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并组建了专门的保护力量。
专家举例,每年发情期,野生大熊猫动辄活动几十公里去“求偶”,如果人都跟着,它们怎么繁衍后代?
现有的保护思路与国际通行做法几乎一致——巡护力量主要负责巡山护林,打击盗猎盗伐; 减少人类对栖息地的破坏和干扰,进而,保护大熊猫的家园。
此外四川省林业厅也表示,目前四川正在推动建立横跨各保护区的野生大熊猫dna数据库,以其尽可能实现野生大熊猫的精细化管理。小坊也衷心希望管理早日见成效,熊猫宝宝的悲剧不再上演!
编辑 | 静静
来源 | 成都商报、成都晚报、新民晚报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