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新长宁集团成立20周年 原来“她”有这么多的惊艳与不凡

2018-7-5 17:23:33发布122次查看
  新长宁集团成立20周年了!二十载春华秋实,让我们一起回顾新长宁集团迈过的不平凡的光阴!
1、数字长宁的孵化器
作为国内首个多媒体产业基地——上海多媒体产业园成立于2002年,先后于2005年和2006年获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文化部授予“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截至2017年,多媒体产业园入驻企业357家,企业销售收入总额近85亿元。大家耳熟能详的戴尔、新思科技、埃森哲、百视通、分众传媒、大众点评、水晶石数字科技等企业都是在这里孵化或办公的。
多媒体产业园于2015年与魔量创业投资基金合作建设了mfund移动互联网孵化基地。此外,中国著名的联合办公空间服务商“方糖小镇”总部,以及在上海最大的联合办公空间也设在多媒体园区。
2、城市更新的美容师
2011年,由装饰公司负责的338街坊保障性住房项目正式开工。1407套保障性房源,由12栋13层小高层、1栋4层的公建配套房及沿街商铺组成,仅仅这一个项目,就获得了长宁区文明工地、区节约型工地、区优质结构工程和区创优观摩工程等多项殊荣,还获得了上海市四高小区以及上海市保障性住房优质工程称号。
据悉,长宁区共有24.6万平方米不成套房屋,这意味着居民是煤卫合用的,而装饰公司的任务就是要改扩建以后让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厨房和卫生间。螺蛳壳里做道场,尽管施工难度大,但对于“身经百战”的装饰公司而言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2018年年初,长宁区发布了《长宁区国际精品城区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计划》,着手全面创建“美丽街区”,重点打造新华路、愚园路、武夷路、番禺路(法华镇路)四个示范街区,进一步提升城区环境品质,营造“生态、特色、优美、静雅、和谐、宜居”的街区环境。这一次,又是装饰公司“亲自操刀”。
3、教育,从“高原”走向“高峰”
新长宁集团旗下的上海东展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展教育”)是上海教育领域的后起之秀。
成立于2002年的东展教育,先后创办了民办新虹桥中学(完全中学)、民办新世纪中学(初级中学)、民办东展小学、民办新世纪小学、民办东展幼儿园、民办格林菲尔幼儿园、东展进修学校(非学历教育)共七所学校。目前,东展教育拥有覆盖从22个月到18岁的教育资源,截至2017年12月,教职员工人数444人,学生总数3401人。
4、“物业航母”扬帆远航
新长宁集团旗下的十家物业公司,管理着长宁区各类物业建筑面积1176万平方米,集团多措并举提升小区环境品质功能。截至2017年,累计完成成套改造项目涉及建筑面积36677.33平方米,居民户数997户。实施精品小区建设214117.6平方米,涉及户数3884户。
同时,集团下属物业公司自2011年起,开展“金色护航”服务长宁区独居老人的公益性服务项目,定期对长宁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开展水电上门检查和维护,并提供免费的简单维修服务。七年来累计完成37898人次,上门75796次。项目曾连续两届获得“上海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上海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5、新长宁慧生活:2.0版的好管家
2015年7月2日,由仙霞物业负责开发的“新长宁慧生活”app上线。利用智能的互联网技术,使传统的物业服务由线下延伸至线上,业主仅需拨动手指,就可以为其提供家政服务、家电维修等全方位的便捷服务。
此外,由于长宁区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区,60岁以上人口占到全区户籍人口1/3。为此,新长宁慧生活推出了老房子厨卫改造和给老公房加装电梯两个适老性项目。此外,新长宁慧生活还设有线下体验馆,如居家养老的体验馆、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6、扎根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主业
成立于1984年长宁房地产经营公司(以下简称“经营公司”)是新长宁集团旗下成立最早的子公司之一。34年来,经营公司从单一的房产开发起步,发展至今已成为一家集房产开发、花园洋房置换、商业办公物业经营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国有控股企业。到2018年账面总资产达56亿元、年利润1.6亿元、2018年预计上缴税收7亿元。
作为长宁区老牌的房地产企业,经营公司不仅开发了天山星城、虹桥馨苑、长房国际广场、青浦西郊安澜别墅等优质地产项目,还注意到长宁区众多的老洋房,通过收购保护开发与利用,进行商业地产的经营与增值。
据悉,经营公司目前拥有19栋老式花园洋房,大多坐落在新华路、武夷路和泰安路沿线。经营公司对老洋房进行修缮和整修,不但保护了其历史价值,恢复了建筑原有的特点和风貌,并且还通过商业化运作,将其作为办公地或者文创项目推向市场,提高了建筑本身的价值以及文化内涵。
7、公租房,为长宁“筑巢引凤”
作为上海中心城区的长宁区,更是人才高地中的高地,而高房价也让不少外来人才望而却步。2011年4月,新长宁集团旗下的上海长宁公共租赁住房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宁公租房”)正式成立。
面对新建公租房面临土地资源不足、投入高、工期长等困难。长宁公租房公司在上海市首创采用“代理经租”模式——回租动迁安置配套商品房小区内老百姓手中多余的闲置房源,按照公租房的标准进行重新统一装修配置后,作为公租房使用,租金一般是市场价的八折,租期两年一签,租户最多可以续约两次。这一创新举措在长宁区新泾北苑、剑河家苑两个小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长宁公租房公司7年来积极通过新建、改建、回购、代理经租等多种方式、多渠道筹措房源。截至目前,共筹措区筹公租房源近2000套。已建成供应项目9个,其中有通过新建、改建、收购、租赁模式筹措的“晨”系列公租房项目五个。
8、扩展经济园区开发项目
新长宁集团不仅开发传统的楼盘项目,还进行经济园区的开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临空经济园区。由新长宁集团的子公司上海虹桥国际科技产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ibp”)负责。
自2003年到2008年,已完成了90%的土地征收,临空北区的道路网格也已基本形成。同时,引进了联合利华、德国博世、劲达国际等世界五百强企业。
2008年时,临空公司逐渐退出,转而围绕环境更优美、楼宇品质更高的目标进行二级开发,开发了两期近30万平方米的项目,还相继引进了美国丹纳赫集团、米其林和劳力士等大品牌。
十年磨一剑,到2013年时,这个区域已经从城乡接合部变成上海的cbd(中央商务区),经济结构实现从制造业、仓储业为主向以总部办公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转变。综合税收,由原来的4亿元增长到40亿元。配套环境建设也取得极大成效,会议中心、滑板公园等相继落成。
9、阳光动迁的标杆效应
1992年召开的上海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到20世纪末完成市区365万平方米危棚简屋改造(俗称“365”)。而1998年7月,国务院宣布当年下半年全面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首次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两者合一之下,使得1998年刚刚成立的新长宁集团,几乎参与了长宁区的所有动迁安置项目。
小链接
1998年成立的新长宁集团由长宁房地产集团、新长宁(1996年成立)和上市公司望春花三家重组而成,从建设数字城区到解决人才住房,从阳光动迁到2018中博会的市政建设,新长宁集团都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家区属国企,从成立伊始,集团党委就始终把党的领导放在首要位置,始终把国企党的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始终把落实政治责任放在首要位置,在经济楼宇载体建设、旧区改造、公租房运营等重大项目中,通过党建联建、创先争优等活动,推动任务的完成。作为国有资产的“守护人”,新长宁集团在稳定自身房地产开发与运营主营业务的同时,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在医药卫生和低碳节能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保证了集团持续盈利。新长宁集团还是社会责任的“领跑者”,成立20年来,不仅贴身服务长宁区居民,并承接了诸多“补短板、治顽症、除隐患”的政府实事项目,承担了长宁区部分学校义务阶段的学习教育。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