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跳槽?可别惹官司! 这些竞业限制你可能需要知道

2018-7-5 12:05:19发布77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毛丽君7月5日报道:跳槽也可能会惹上官司?对于一些掌握公司商业机密或者核心技术的岗位来说,这还真不是开玩笑的。今天上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上海法院首份竞业限制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通报该院2015年以来竞业限制纠纷案件审判情况,其中不少人就是因为涉嫌违反竞业限制被原公司告上了法庭。
为保护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多用人单位会与知悉本单位商业秘密或核心技术的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约定其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这就是所谓的竞业限制。
一中院发布的白皮书显示,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该院共受理竞业限制纠纷案件48件,审结47件,结案数从2015年的12件增长至2017年的19件,2018年第一季度审结6件,呈明显上升趋势。案件涉及的行业主要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领域,且该类案件中劳动者提起上诉的比例达64%,明显高于一般劳动争议案件,争议的焦点也多集中在竞业限制违约金方面。
在该院审理的一起竞业限制纠纷案件中,光顿公司其前员工张某辞职后自己另起炉灶,结果被原公司告上法庭,称其设立的公司生产、销售传感器,与光顿公司经营范围相同,违反了双方此前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要求张某赔偿竞业限制违约金50万元等。一审判决未支持光顿公司诉请。
一中院经审理认为,虽然光顿公司在工商注册的经营范围不包含传感器,但其二审提供的证据可以证明其实际经营范围包括传感器,张某在光顿公司从事的工作内容也与传感器相关。法院认定双方协议约定竞业限制范围包括传感器合法有效,张某违反竞业限制义务,改判张某支付光顿公司竞业限制违约金30万元等。
据上海一中院副院长刘力介绍,该院竞业限制纠纷案件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竞业限制协议签订范围不断扩大。部分用人单位不区分劳动者岗位是否接触秘密,一律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二是诉讼标的明显高于其他劳动争议案件。这与案件当事人多为高级管理人员、高新技术人员等有关。三是关联案件多发。如相同诉讼主体因竞业限制协议引发竞业限制纠纷和解除劳动合同纠纷,部分还有知识产权纠纷和侵害公司利益等纠纷。四是批次案件比例较高。实践中,存在整个销售或技术团队集体“跳槽”至竞业公司或共同创立竞业公司等情形,引发用人单位集中诉讼。
而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竞业行为查明难、竞争关系认定难、交叉领域适法难、在职竞业违约金条款审查难、违约金合理区间酌定难是该类纠纷案件审理的难点。“下一步,法院将继续加大对竞业限制纠纷案件的研判,在厘清法律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案件审理,规范、约束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行为,做到既努力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知识产权等合法利益,又维护劳动者基本生存权和择业自由权,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刘力说。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