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女儿上大学,用爸妈奖励的5万块买LV包……你怎么看?

2018-7-5 5:52:04发布85次查看
  知乎上最近有个热议话题,有位妈妈求教“女儿今年上大学要用被奖励的钱买lv包,我应该怎么对她说?”
对于孩子要拿5万元奖金买lv包,这位妈妈的第一反应觉得孩子太过分了,骂了句“德不配位”。
对此,网友的看法也各不相同,一部分人认为既然是奖励的钱,那就属于孩子自己,该怎么花,作为家长只能给建议不能给规定,要尊重孩子的个人选择。
也有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还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买奢侈品包包就是为了满足虚荣心,作为家长不能听之任之。
而知乎的高赞回答得到了许多网友的认可。在否定孩子之前,不如先听听孩子怎么说,孩子为什么想买lv的包?
很多网友看到这个回答有点想哭,太多家长听到孩子的一个想法首先是否定,想都没想过就立刻否定,就像题主那位妈妈,想都没想就用 “德不配位”这个词来形容自己18岁的女儿。
难道你18岁的女儿配不上一个驴牌包包吗?
这个年龄的选择都是一个过程,她羡慕别人,所以也想拥有,那就让她体验一下。
奖励的钱就是她自己的了,该怎么花,家长只能给建议不能给规定。
小编考上大学那年也拿到了一笔5w的奖励,我妈妈只是说了句让我自己安排,花2w买了想要的苹果三件套,剩下的3w存在银行作为接下来大学四年的学费和生活费。
我很感谢我父母给我对于金钱上的教育,让我即懂得要努力赚钱存钱,又懂怎样去花钱。
如果题主对女儿的教育足够自信,我觉得没必要拦着女儿买那只lv包包。她的三观不会因为一只lv而改变,这只lv也不一定是她改变的开端。
相反以我的角度看您女儿的行为,只不过是想给自己一个奖励罢了。
家长要树立的价值观是自己努力挣得而不是在意东西本身的价值。女大学生为了买包包、买苹果手机去校园贷、裸贷的还少吗?
《北京女子图鉴》里,陈可的电脑桌面设置成lv的入门经典款neverfull的包包,这是她工作以后梦寐以求的。
无数次路过lv的橱窗看自己心心念念的包包,终于在24岁生日的时候,陈可给自己买下了人生第一个lv。
“如果说这是虚荣,那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夏令营,超出家庭支付能力的家长算不算虚荣?一样的,都是攀比,只不过发力点不一样,攀比是一些人向上的动力。”
“人更重要的是面对自己的虚伪,有欲望就去追,欲望不可怕,虚伪才可怕。”
其实,一个包或许不能代表你,但她是你的亲密的战友一般的存在,陪你面对形形色色的人,装着你的“全世界”,签下无数个case。
契约精神
似乎很多家长都会用“你考上xx大学,我就奖励你xx钱”来鼓励孩子。
不得不承认物质的激励特别有用,小学时候我外公会说“你考上三百分就给你300块奖金”,寒暑假我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小金库买玩具买棒冰。
初三那年智能手机刚刚出现,我妈说:“考到年级第一生日礼物就是一台智能手机。”拥有了智能手机以后,我的成绩变差了......
现在想来我妈当年应该是后悔给我买手机了,但我还是很感谢她,说到做到,履行了我们之间的契约。
可是,当题主听到孩子要买的东西是lv,而不是她内心所期望的可能是“报个英语学习班”的时候,题主只骂了句:你德不配位。
毁约行为,消耗的是你们之间的亲子关系,在孩子心里建立了一个,反正我妈我是不太会信,反正契约精神可以随意践踏的印象。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