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底子上海人才知道的童年电视剧,侬看过几部?
2018-7-5 5:52:04发布91次查看
每当晚上大家吃完饭开始各刷手机的时候
总会让人想起那个网络还不盛行的年代
大家围坐在电视机前的热闹场景
观看电视剧的渠道也没有像现在这么多样
每天电视上热播的电视剧就是人们
茶余饭后的最大的爱好和谈资
那个年代
上海电视台引进译制了很多海外电视剧
今天就一起来回味下吧
前两年有一个外国男演员去世,引发了很多老上海人的感伤,他就是曾经扮演过《成长的烦恼》里面的,永远风趣幽默有情调的杰森老爸的男演员加拿大演员alan thicke。
当年的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风靡上海:做医生的爸爸,做记者的妈妈,离经叛道的哥哥,天才的姐姐,鬼马精灵的弟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妹妹……所有的情节都还历历在目。
《成长的烦恼》作为当时较早引进的国外大型喜剧,从1990年一直播到了1994年,主要讲述了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的日常生活,片子中父母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对当时的上海家庭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真的可以说是几代人的回忆了。
提起《姿三四郎》,这可算得上是当年的一部大热的青春励志片,男主人公姿三四郎最终从一名鲁莽好斗的小年轻成长为一名厉害的柔道武术家,心胸在学武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也不断的感化对手,让观众痴迷不已。
那个时候人们对这部剧的痴迷程度真谈得上万人空巷,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经典段子:有些区晚上要停电,为了照顾大家迫切想收看电视剧的心态,有关部门特意在电视剧播放的时段供电一小时。可以说绝对的真爱了。据说当这部电视剧播放的时候连治安都空前良好,因为小偷都舍不得离开电视机。
《姿三四郎》的火爆播出,只是一个开头,后期又引入了很多日本电视剧,比如《排球女将》《血疑》等。当时对电视剧了解的比较少,不懂啥叫剪辑,只知道看《排球女将》的时候,觉得那些女孩子“晴空霹雳”、“流星赶月”等带着魔幻色彩的打球技巧可真是太厉害了。
英俊潇洒的亨特探长和美丽干练的麦可尔探长,强强联手,一次次联手破获大案的帅气形象深入人心,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流量超级大的腕儿了。
明明在和逃犯进行着激烈的追逐,两名探长还不忘开着车来一波帅气的甩尾,明明车轮胎都冒烟了,但就是让人觉得超级帅气,在当时,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了。
有网友说起这部剧的火爆程度记忆犹新。当年他那80岁的老奶奶每个晚上拄着拐杖问他:那个……那个亨亨……开始演了吗?
《根》改编自曾获得普利策奖的同名小说,是一部迷你的电视剧,只有8集,从1977年1月23日至1月30日连续八夜播出,但是反响是不可小觑的。
这是一部黑人文学小说,跨度几代人讲述了他们从被贩卖到寻精神之根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黑人种族血泪史。主人公的艰苦奋斗深深的震撼到了当时的人们。
没有炫酷的场面,没有花哨的特技,只有严肃而庄重的主题,主人公坎坷的命运深深的吸引着观众的心,让人的一度跟着情节而起伏不已。
这部剧就比较厉害了,不管是从情节上还是收视率上来说,在当时应该堪称“神剧”了。因为这是中国首部引进的货真价实的科幻剧!
双手有蹼,眼像猫眼,皮肤不会出汗,身体有惊人的抗压力,游泳速度比海豚还快的麦克哈里斯是从大西洋底来的人,他特有的这些特点被伊丽莎白博士发现,劝他为人类进行海洋探索,立下了很多功劳。
在当时,看科幻片绝对是让人新奇的体验。就连当时影片中男主戴的眼镜都成了街头巷尾流行的时尚单品,就是那个年代所说的“蛤蟆镜”。眼镜镜片上的商标一定不可以撕掉,这样才算模仿的比较到位,才算是真正的“潮人”。
这部片子其实和《根》有点类似,主人公是一名叫作伊佐拉的白人和黑人结合生出的混血女奴,一生命运坎坷,受尽苦楚,为了追寻自由而斗争的故事。
《女奴伊佐拉》是最早允许在中国播放的外国电视连续剧之一,连小孩子们都知道。在学校里小孩子们之间吵架了,说对方是坏人,都会说“你这个弗朗西斯科(电视剧里的反面角色)”。
由于在国内太受欢迎,中国大众电视金鹰奖把最佳外国女主角奖颁发给了女奴伊佐拉的扮演者卢塞莉亚桑托斯。谈到这次特别的获奖,卢塞莉亚说:“我记得,当时这个奖是观众投票选出来的,我本人获得了3亿张票,排在第一。我在巴西跟别人讲这个数字时,别人都不敢相信——巴西人口才1.8亿!〞可见这部剧当时在国外的受欢迎程度之深了。
《加里森敢死队》绝对是个传奇式的电视剧,作为引进的国外电视剧,并没有被完整的播放,但是引起的轰动可一点儿都不小。加里森中尉、卡西诺、戏子等一系列角色现在都还让人念念不忘。
这支敢死队主人公们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高大上形象,反而会时不时的犯点儿“小错误”,但是这和他们立下的功劳结合在一起,反而让观众觉得他们更接地气,更真实。
不过这部剧播放到一半就被禁播了,没办法,这部剧的剧情对于当时来说,真的太新鲜了,很多人都会去模仿里面的剧情。据说当时的社会上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都上升了很多。尤其是小孩子们,都喜欢学习里面的剧情,偷偷的练习“飞刀技术”,发生了不少伤人事件,家长伤透了头脑。
《加里森敢死队》由上海电影译制片厂配音。译制总监陈叙一把队员们对加里森的称号翻译成了“头儿”。这个“头儿”的称号跟着电视剧的播出风行全国,常用不衰,直到今日仍在沿用。
《阿信》
看到这个名字,估计很多人会想到现在的五月天吧,哈哈哈,别弄混了,这是指当时风靡的一部日剧,叫做《阿信》。
这个故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部大女主戏。故事讲述的是女主角阿信一生的艰苦奋斗,虽然身世悲惨但是努力奋斗,积极学习,一生遭遇了无数坎坷,但是韧性十足,对家族和社会,可以说影响很大。
这部剧简直是当时小朋友们的一个“噩梦”啊,虽然剧情很好看,主人公坚韧不拔,积极向上,但是当时年纪还小的小朋友们看不太懂啊,真是架不住被父母用来当做“别人家的孩子”来教育自己。
“你xx都没做好,你看人家阿信!”一度成为那个年代父母教育孩子的口头禅,小朋友的紧箍咒。
但是那可是很多老上海人心里忘不了的“神剧”
就算没看过的剧集
至少也在《每周电视广播》上看到过剧集的名字
不仅仅是丰富了大家的视野
给大家提供了新鲜的观念
还带火了中国一批优秀的配音演员
那时候追星没有现在这样便利
不能关注明星的微博看他们是实时动态
也不能去机场接机看到真人
而是直接打电话或者写信到台里
用最真诚的心意去表达自己对配音人员的肯定
关于当年大家伙围着电视
热火朝天讨论剧情的情景
依然存在上海人的心里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