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民警刘海青:安防小能手建设“智慧社区”
2018-7-3 13:52:16发布84次查看
据长宁区消息:刘海青,1982年生,中共党员。现任长宁公安分局仙霞路派出所虹仙居委社区民警、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2007年参加公安工作,2015年年初从执法办案队转岗至社区民警。
尽管刘海青走进虹仙居民区才3年,但给社区治安防范工作带来的改变却是巨大的。刘海青在执法办案队工作了多年,对于强化治安管理、侦破民生案件既有打击手段又有办案经验,很快便在工作中“展露拳脚”。
侦破“身边案”,筑起“防范墙”
2015年,刘海青前脚刚进虹仙居民区,就发生了一件引发“众怒”的案件:19辆私家车在一夜之间“破了相”。接到报案后,刘海青先到小区居民中走访调查,看是否有异常情况。果然,从一个居民的口中得知:在半夜时分,有一个女子从北门进到小区,像是喝醉了酒,一路东倒西歪,正好经过了停车通道。再通过有针对性地翻阅监控录像,找到了这名女子沿着停车通道,一边走,一边挥舞手中锐器的画面。案件很快被侦破,车主的损失也被挽回了。然而,刘海青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在侦办这起案件的过程中,他发现居民区的54个监控探头中,一部分已经损坏,还有一部分要么照射位置不佳。于是,他抓紧会同居委会和物业,明确了运维责任,调整了探头的照射方向。
不久后,一位退休老教师的女儿找到刘海青,语气十分焦虑:“我妈平时都会帮我带小孩和烧饭,现在电话打不通了。”接到消息,他马上陪对方赶到家里。
房门一打开,提心吊胆的女儿顿时松了口气——老太太正好端端地坐在家里呢。可刘海青觉得不对劲:老太太没事,怎么会反常?他多观察了一会,发现老人紧盯手机,还不断在上面摸索、操作。经验丰富的他立即判断:老太太怕是遇到了诈骗!他催促这家女儿翻出老人的存折,果然发现余额都归到了一本上!此时老人支支吾吾,终于说出了有人让她转移资金到新银行卡的秘密。
其实骗局很老套,老太太是被一张“假通缉令”唬破了胆,才对骗子的指示“惟命是从”。要是刘海青再晚一步发现,转账密码肯定就泄露了。
以往,由民警刘海青、居委会、物业和业委会组成的“四位一体”工作组,每月会举办一次“防火、防盗、防诈骗”主题的知识讲座,给居民们好好“补课”。现在,刘海青把这个沟通平台搭建在了警务微信中,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效率。
打造“智慧社区”,受到居民欢迎
虹仙小区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有3000户近万名居民,多年来小区治安状况之所以不尽如人意,与小区的基建设施老旧、小区进出人员混杂不无关系。自2017年9月份以来,长宁分局全面启动了智慧社区、智能安防的建设工作,虹仙小区便是试点社区之一。大半年来的项目改造使得社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什么样的小区是更加智慧的呢?能为社区居民带来什么样的好处?面对居民的疑问,刘海青和居委干部定期召开楼组长会、居民代表大会,明确建设推进情况,广泛宣传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给小区带来的福利,取得群众支持。同时,他们针对居民矛盾突出点,多次深入开展走访,对新建项目的安全性、便捷性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取得了居民群众的支持。
几个月后,陆续有科技设备投入使用,智慧社区的优势逐渐显现。刘海青举例说了小区里的一位独居老人赵老伯的故事。老人平时性格倔强,当初上门为其安装智能烟感设备的时候,老人还有些不愿意,到处嘟囔:这东西灵不灵啊?别是浪费钱哦。说来也巧,就在智能烟感设备刚安装好的第三天,赵老伯家的警报就响了。居委干部和物业保安赶紧拎着灭火器跑到老人家中。老人正在床上睡觉,被叫醒后才发现,煤气灶上烧着水,但火已经熄灭,房间里已经有天然气的味道了!大家都惊出一身冷汗,还好有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现在,赵老伯已经成了“智慧社区”的宣传员,逢人就夸警务科技好。
降低“发案率”,智能安防作用突显
目前,虹仙小区已建成车辆卡口、智能井盖、智能门禁、烟感报警、智能消防栓、智能车棚、地磁感应、周界报警、可燃气体报警等13类600余个智慧安防设施。这些设备能够让所有居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智能化、信息化社区管理服务带来的便利、秩序和安全。
家住仙霞路700弄的老李就深有体会,2016年,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他就曾被接连偷掉了两部新买的电动自行车。经过调查,小偷都是沿着中环路一侧的小区护栏处翻入,那里地势低矮成了小区安全的一大隐患。如今,借着“智慧社区”建设的契机,不仅全面加高了小区围墙,新增铁丝网和周界报警系统,更是对小区车棚进行了一番智能化改造。现在,只有付费停车的业主刷门禁才能进入车棚,进出口也都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自2018年年初投入使用以来,小区的盗窃非机动车类发案率下降了近50%。
不仅非机动车管理实现了智能化,小区机动车停放也融入了高科技。据了解,原先虹仙小区外来车辆停车现象严重,甚至有的驾驶员为贪图方便,将车辆停在了消防通道、主干道等处,经常堵塞小区要道,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通行。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虹仙小区的大门口加装了车辆通行感知系统,并率先引入了地磁感应系统。这样一来,既杜绝了非本小区车辆的驶入,又可以对乱停放的车辆进行监管。一旦有车辆违停,地磁感应系统即时发出警报,通知小区安保人员立即赶往现场,消除违停在萌芽状态。据仙霞路派出所统计,自地磁感应系统投入运营以来,小区内“挪车类警情”少了近30%。居民邻里之间不再频繁地因为停车问题而产生摩擦、纠纷。
通过智慧小区建设,小区综合治理、精细化管理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越,小区居民普遍反响良好。小区居民顾阿姨表示:“小区的硬件设施好了,治安状况上去了,整个小区的品质都得到了提升,我们当然满意啦!”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