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松江南乐苑社区撤桶定投 居民投放准确率上升

2018-7-4 15:10:57发布92次查看

走进泖港镇南乐苑小区,楼道口不见一只干湿垃圾桶,也没有随地乱扔的垃圾果皮,垃圾出居民家门,直接进了改造后焕然一新的南乐苑垃圾分类收集亭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站。南乐苑2013年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以来,至2017年10月,楼道口的所有干湿垃圾桶都被撤走,居民会将分类打包好的干湿垃圾直接投放进垃圾分类收集亭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站。“楼道口撤桶是最初推行垃圾分类时的期望目标。”镇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陆薛峰说,目前,全镇15个小区均已实现绿色账户全覆盖,其中包括南乐苑在内的5个小区已完成撤桶,全镇定时定点垃圾分类投放工作已进入常态化运作阶段。
  城区里还没做好的工作,农村地区怎么做得好?每当说起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不少人便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然而,记者在南乐苑垃圾分类收集亭看到,下午17时刚过,这里就迎来了人流高峰。正值收集亭开放时间,做完晚饭的居民拎着在家里分类打包好的干湿垃圾,在收集亭前分类投放。志愿者们依次扫描居民的绿色账户卡,居民每投放一次获得10个积分。小型油漆桶、废旧面盆等都被用作盛放垃圾的容器。“已经习惯每天把垃圾分类后投放了,这个桶是废物利用装湿垃圾的,已经用了很久了。”投放现场,居民朱阿姨将油漆桶装的湿垃圾投放进湿垃圾桶,塑料袋连同里面装着的干垃圾一并投放入干垃圾桶,随后进行绿色积分扫描。
  “居民们干湿垃圾分得都很好,需要我们辅助分拣的已经很少了。”南乐苑垃圾分类志愿者告诉记者,原先小区在每个楼道口设置干、湿两个垃圾桶。2014年,泖港社区居委会推行绿色账户积分,在小区门口设立开放式垃圾分类收集亭,并于2015年初推行定时定点垃圾分类。直至去年,楼道口的干湿垃圾桶全部被撤走,美化升级后的南乐苑垃圾分类收集亭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站投入使用。在此期间,居民对撤桶定投的支持率从最初的25%上升至90%以上,投放准确率也从60%上升至90%以上。
  撤桶之初,南乐苑小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社区内的90余名党员组成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分为4个小组。垃圾分类宣传队由老党员发挥余热,以小品、快板等文艺形式进行演出宣传;三四名垃圾分类教导员志愿者在垃圾分类收集亭服务居民;垃圾分类监督队则帮助居民进行垃圾辅助分拣;另一组是垃圾分类巡查队,志愿者在小区楼道口巡查,一旦发现乱扔垃圾行为,立即制止并清理。南乐苑只有214户居民,志愿者和居“民互相熟悉,由他们去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动员居民积极参与定时定点垃圾分类减量活动,能最大程度提升居民的认同感和参与度。”陆薛峰说,目前南乐苑绿色账户开卡率达94%,活跃率达87%。
  就在垃圾分类收集亭东边不远处的展示架上,可回收物、干垃圾、湿垃圾、总量、减量比例、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利用率等数据每日统计后,被一一公开。“将数据公开,让居民对定时定点垃圾分类投放有了最直观、感性的认识,也便于镇社区服务中心收集基础数据。”陆薛峰说。
  木质外墙,绿叶点缀,升级美化后的南乐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站位于小区西北角,与垃圾分类收集亭相呼应。每天居民定时定点分类投放至收集亭的垃圾被运往此处,非开放时间内居民若需投放垃圾,也可以直接投放至此。与传统印象中的垃圾房相比,南乐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站由内而外整洁美观。当日气温高达37℃,垃圾投放站不仅没有难闻的异味,苍蝇飞虫也不多见。“垃圾分类投放站改造得真是好,干干净净的,扔垃圾也方便了。”一名居民道出了心声。
  “定时定点垃圾分类投放,就是让居民在非投放时间将垃圾放在家里,再于投放时间内定点投放。投放的垃圾要及时运走,以减少污染源,避免造成二次污染。”陆薛峰告诉记者,若居民随意将垃圾丢弃于楼道口,也会有保洁员及时跟进清理。此外,南乐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站也是一处再生资源回收网点,每周一上午,由第三方环保公司工作人员提供定点回收服务。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