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学生足不出校体验"军校"生活
2018-7-3 12:15:25发布86次查看
“小朋友们,急救人员可通过正面询问来了解病人能否咳嗽和说话,如果不能说明气道被堵住了,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急救……”,近日,肖塘小学的学生们上了一堂应急救护课;在汇贤中学则进行了一场校园紧急疏散指导的实践操作。面对学校有这类课程培训需求,但时间不好安排等难点,区少年军校整合资源推出“菜单式”校本课程“送教上门”服务项目。
有的放矢提供服务
“红十字应急项目非常有用。”肖塘小学的不少教师反映,“很多我们老师也不清楚,别提教学生了。”据了解,菜单式课程涵盖了红十字应急救护类的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心肺复苏;民防类的识险避险、紧急疏散演练;反邪教和禁毒类的专题讲座;国防类的国旗班指导(如图)、会操指导等多个送教项目,每个项目安排一位主教、一位协助,共2位教师负责。课程有主题讲座、展板巡展、技能培训等多样化形式。
“为了有的放矢,我们向全区所有学校寄送《少年军校校本课程菜单式服务征询单》,各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项目类别及实施初定日期并反馈,在军校收到反馈后制定服务安排表,并组织实施这个项目。”区少年军校校长顾剑波介绍道:“以往只有三、六、八年级和高一学生有机会来体验,现在每个年龄段都可以接受这样的课程教育,我们也能更好地为基层服务。”
送教上门广受好评
从4月中旬开始,各需求学校的送教服务正式启动,教师良好的教学作风、专业的知识功底、周到热情的服务让学校赞不绝口,也纷纷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网站等进行了宣传和赞扬。
“不同的警报声反映的险情是不一样的。”配送到汇贤中学的应急疏散课上,学生们通过对地震、火灾、防空3种不同警报声的辨别作出应急疏散反应。“刚从教室撤离到操场集中点的路同学表示,听到警报一霎那,很多同学就跑出来了,但往东还是往西撤退一下子都忘记了。在教官彭群伟看来,学生或许掌握了理论知识,但当真实碰到的时候就未必能完全做到。
“我们改变工作作风,把送教服务落到实处。”顾剑波笑着说。下一步,还继续开拓思路,将服务触角伸及各方面。截至目前,学校共收到需求意向表37所学校37个项目,“我们的目标是通过3年时间,让全区所有师生都能接受培训。”顾剑波说:“我们的初衷就是充分发挥学校专项师资的优势及专业器材的优势,让区域广大师生增强国防教育、生命教育的意识,掌握基本技能,实现‘小单位、大作用’的实践意义和发展目标。”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