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奉贤开辟"圆梦驿站" 累计为市民圆梦1.3万余个

2018-7-3 9:25:22发布90次查看
  一根拐杖,不算什么,但对没有经济来源的残障人士富老伯而言,是生命的支柱;
一包尿片,不算什么,但对于60岁以上困难、失智的农村老人,是晚年的尊严……
这些小小的“梦想”,谁来守护和实现?
奉贤区通过大调研的形式,面向全民征集梦想,既关注老百姓的“急难愁”,也引导他们说出“愿思盼”。将群众切实可行的愿望、无法解决的困难,与政府、社会、个人的关心和实际资源精准连接,实现精细化社会治理。
“圆梦驿站”里收到哪些梦想?
以往,“圆梦行动”以一年数度开展的“爱心集市”为载体,日常还开辟专门的爱心热线接待各类梦想主体。自今年5月,为了更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奉贤以“大调研”的做法为依托,在全区各街道、镇开辟了共计130个“圆梦驿站”,搭建市民“家门口”的圆梦行动平台。市民只要走出家门,走进“圆梦驿站”,就可以随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来看看都有哪些梦想,又有多少梦想被认领。
奉贤南中路南桥路口,原本像补丁一样的街道墙面,近日正在生成一幅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微景观,而景观“设计师”是当地居民巴欢。因为觉得沿街墙壁老旧,许多破墙开店被修复后还是留下了城市“伤疤”,巴欢主动把“墙壁彩绘”的梦想反映到了家门口的“圆梦驿站”,希望居住环境可以更美好。
不料,她提议的“在墙上绘制一幅幅反映家园和美的情景壁画”立刻被采纳,成为了当地城市微更新的“市民方案”之一。
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表示,这样贴近百姓的梦想征集制度设计,有助于更精准把握群众的所思所盼,有助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凝聚起人们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
各个“圆梦驿站”开辟以来,短短1个月的时间,就累计收集到市民梦想1639个。其中,除了个人或团体的“急难愁”外,也有不少人像巴欢这样,提供了城市治理、更新的好建议、好方法,市民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正在提高。
小研了解到,这个以“你的梦想我来圆”为特点的全民慈善行动已在当地持续3年,有近万余干部职工、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社会组织参与,累计为市民圆梦1.3万多个,32万余人次从中受益。
个体的小梦想可以认领、对接,那么普遍性的梦想呢?
为群众普遍的梦想制定政策
不久前,通过对以往征集的梦想进行分类梳理,相关部门发现市民的梦想和诉求主要聚焦就业、农业创业、救急济难、文化团队发展等方面,其中有不少还是共性的议题——
例如,许多40、50岁的长期失业者纷纷提出想重回社会,经研究后,奉贤区人社局主动跨前一步,向处于法定劳动年龄段内,有一定劳动能力且就业愿望迫切,连续处于实际失业状态6个月以上,男性年满45周岁、女性年满40周岁及以上的就业困难人员推出“乐业伴行”圆梦计划及相应政策,符合条件的,即可享受免费的就业指导、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推荐安置。
50岁的老任是首位在说出梦想后获得培训、找到工作的长期失业者。通过区人社局全免学费的就业技能培训后,老任顺利拿到了《园林绿化工》的高级证书,并在失业3年后,收到了来自上海锦簇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的就业通知书,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截至目前,奉贤总工会、体育局、团区委、妇联、文广局、人社局等多家单位已相继出台《做好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实施办法》、《奉贤区文化基因工程实施意见》、《奉贤区妇联美丽课堂实施意见》等6项政策措施,分别针对老百姓普遍呼吁的老旧小区体育设施少、大病重病职工经济困难、职业女性软实力提升、群众文化团队发展等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尽可能以政策手段保障最广泛的市民群体受益。
在今年的“圆梦行动”中,奉贤进一步拓宽了梦想征集渠道,以政策手段保障最广泛的市民群体受益、实现梦想,甚至将圆梦的权利带到扶贫结对的贵州遵义、青海果洛等更遥远的地方。
在得知对口支援县贵州遵义务川涪洋镇小坪村村民的梦想是“随时能喝上水”后,奉贤党员干部们主动认领了这一心愿。一面筹措资金,一面积极引入新技术,终于让小坪村1000多名村民在周边地区实现率先饮水。通过“圆梦行动”,奉贤的对口扶贫工作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