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汇滨江漫步,可以看到这样的一片建筑,白色的墙体整洁大方,绿色的植被点缀其上,看上去是那么的优雅,与滨江的美好风光融为一体,这是徐汇区体量最大的公共租赁住房项目——龙南佳苑。
龙南佳苑由汇成集团历时六年时间,重点打造而成,共有房源2021套。建筑设计以连廊形式围合,营造出空间共享、便于交互的社区氛围。房型以一房小户型住宅为主,部分为二房一厅和loft房型。白色外立面简洁富现代感,户外阳台和连廊装饰有鲜花绿植,环境宜人。
为切实解决人才阶段性居住难、居住成本高的问题,徐汇在符合公租房条件的基础上,将小区住房向区域重点单位和重点人才倾斜。目前,已有826名青年人才入住龙南佳苑,由汇成集团运营管理。
在中山医院工作的张小姐就住在龙南佳苑,刷卡进入门厅,宽敞的电梯厅里布置了小型桌椅,像是一个公共会客厅,可以在此稍事休息和简单会客。
她的新家是48平方米的一居,进门左手边是厨房和卫生间,米色墙砖、白色橱柜,长方形的单槽和煤气单灶,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省空间。除了新添置的冰箱和洗衣机,张小姐几乎是“拎包入住”,房间里,衣柜、大床、写字台、餐桌都是标配,排成一溜的毛绒玩具透露着主人的喜好。
张女士告诉记者,原先三个女孩合租在江南新村,几年里租金一直往上涨,合租也总有多多少少的不便,搬到这里最大的感受是小区很安静,环境好,有安全感,休息好了也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3800元的月租也比较实惠,医院附近老小区的月租水平,大概要比这里高20%,尽管稍远一点,但小区门口有公交车直达医院,还蛮方便。
她已经在新家里和父母通了视频,等天气凉快,会邀请父母亲来新地盘“视察”,而且,搬了新家后,她都自己“开伙”,“没叫过外卖”。
龙南佳苑有南北两个出入口,除了龙水南路外,南门设在夏泰浜路,两头都有地下车库方便出入,据保安介绍,目前共有600多个停车位。小区房源全部投入使用后,将有近3000名青年人才居住此地。
其中包括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商汤集团、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医院等一批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的青年人才。
龙南佳苑申请办法
关于公租房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申请的条件吧,只有首先满足了以下条件,你才能向提出申请哦。
与本区内的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含一年)劳动合同。
本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户籍所在地为松江、青浦、金山、崇明、奉贤、浦东(原南汇)、闵行、嘉定的住房面积不计)
未享受本市廉租房、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政策
未取得本市其他公共租赁住房项目有效的准入资格确认书
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两年
(之前持有《上海市临时居住证》年限可合并计算)
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或《上海市临时居住证》
在沪连续缴纳社保达到一年以上
在沪缴纳社保金
与本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含一年)劳动合同
与本区单位签订两年以上(含两年)劳动合同
/
所在单位同意由单位承租公共租赁住房
本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上海市有住房的都计算面积)
未享受本市廉租房、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政策
未取得本市其他公共租赁住房项目
有效的准入资格确认书
这里提醒一下大家,之前提到的本区单位可是指注册在徐汇区,且办公地在徐汇的才可称为“本区单位”哦!!!
但是,公租房的申请不像普通的租赁住房,有很多的要求和标准,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解答一下大家的小疑问吧。
q
a
&
关于公租房的一些小疑问
关于人均居住面积
本市户籍的想要申请公租房的,如果户籍所在区为松江、青浦、金山、崇明、奉贤、浦东(原南汇)、闵行、嘉定这几个区的,那么户籍所在地的住房是不计入人均建筑面积15平方米的。但是如果市区内有房的话,在市区的房屋可是要计算进人均建筑面积的哦。
户籍所在地在郊区的
市区有房且人均建筑面积超过15平米的话
这样是不具备申请资格的哦
但是如果市区内的房屋
人均建筑面积不满15平方米的话
那么还是具备申请资格的哦
※非本市户籍的要注意哦
无论郊区还是市区的房屋
都将被计入人均建筑面积哦
关于社保
非本市户籍在申请时,如果已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且满两年的要注意:在沪缴纳社保必须是“连续”的一年以上哦。
q
那怎样才算连续缴纳社保一年以上呢?
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就是没有间断过哦,实际上么…也是这个意思啦。我们来看个大致的示意图吧。
a
2016年1月
在沪缴纳社保
2016年2月
在沪缴纳社保
2016年3月
在沪缴纳社保
2016年11月 未在沪缴纳社保
2016年12月
在沪缴纳社保
所以上面的示意图中连续缴纳时间是2016年的1月至2016年的10月,连续时间未达到一年以上,这样的情况下是不能申请的。
提示丨确定自己在沪缴纳的社保已经满一年后再提出申请哦。
关于龙南佳苑
至于很多小伙伴们关心的龙南佳苑公租房申请,做个友情提示:龙南佳苑暂不接受个人申请,如果小伙伴想要申请的话必须通过单位的方式来申请。
未来徐汇将进一步扩大公共租赁住房的提供数量,充分利用区域内可利用的土地、老旧厂房等结合区域内各产业功能区的定位和需求没形成以公租房为基础、市场租赁住房为补充的人才住房保障格局,帮助各行各业的人才解决住房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