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长宁新闻

【城事】刷脸支付亮相 钢丝收银重现

2017-11-24 0:00:00发布82次查看

上图为在五角场一家店里,顾客“刷脸”支付。下图为中山公园一店内收银重新起用钢丝。/ 施培琦 摄

当越来越多人习惯用手机扫一扫搞定所有消费的移动支付的时候,一种在爷爷奶奶那个年代司空见惯“,80后”“90后”可能从未见过的钢丝收银的方式重现上海滩。与此同时,代表着未来支付方式的“刷脸”“、扫手”支付也崭露头角。让大家觉得这个世界真奇妙。

新技术

刷脸能付款 摄像头还能帮顾客推荐商品

一直听人调侃说刷脸消费,现如今传说中的“刷脸”购物真的实现了。位于五角场的苏宁无人店就靠着刷脸在网上蹿红。

在进入无人店前,必须先下载相关的 app,通过面部识别让系统“认识”你这张脸。到店后,顾客站在无人店闸机口,抬头对准摄像头,屏幕上显示出通过摄像头识别到的用户信息则表示刷脸成功,而后自动闸机的玻璃门快速打开。有趣的是,无人店入口的摄像头可以同时识别好几张脸,允许多位顾客同时进入门店。但出口处的结账通道目前只支持单人离开。

在店内,同样充分运用了无人技术,譬如所有商品的价格指示牌上,都有相对应的二维码或条形码,顾客可以通过 app 扫码获得关于商品的更多信息。

在顾客选购商品后,也无需排队付款,甚至不需要掏出手机,在付款通道前抬头面向摄像头“刷脸”即可实现付款。这是因为无人店部分商品带有rfid(射频识别)标签,这样当顾 客通过结账通道时,商品上的标签就会被射频系统识别,辨识商品类别和数量,继而进行后台结算。此时此刻,顾客购买物品的购物清单以及价格都会出现在出口处的显示屏中,后台即通过绑定的银行卡自动扣款,用户离店完成本次消费。如果第一次识别失败,屏幕上会显示“请把商品放低一些”,进行再次识别。整个过程中,不需要掏出手机或进行其他操作。

在出口的地方,分为人工通道和刷脸支付结算通道,如果没有购买任何产品,则可以通过人工通道离开商店。记者了解到,所谓的无人店,目前还是有人的,店内配有一名服务员,在结账通道帮助不懂规则的顾客。

值得一提的是,在无人店,所有的数据采集都有用武之地,譬如通过刷脸数据可以统计客流量以及实际产生的销售单量,计算出销售转化率,记录 消费者的行动轨迹,哪个柜台最受欢迎、哪件商品被拿起来多次却没有被消费等,通过统计分析这类数据,门店在选择商品和陈列商品时也有了大数据支撑作为依据。

店内设有一块显示屏,这块屏幕上方的摄像头也能“认人”,能向来过 店里的老客户精准地推荐相关商品。据了解,这些推荐商品也是人脸识别 和大数据运算的结果,这些商品通常与消费者以往的购物经历和浏览记录 有关。通过这块屏幕,还可以弥补实体店陈列商品种类有限的缺憾,把线上的商品也“虚拟”陈列到门店中。同时,大数据推荐商品也能实现“千人千面”,是精准营销的一次尝试。

据顾客洪小姐介绍,这种方式挺新奇的,但在选购商品时,有时候自己对商品情况不是很了解,还是希望有个店员能咨询下。除此之外就和线上的感觉无异,而且还能摸得着实体商品。

无独有偶,日前,首个温带超级便利入驻上海华滋奔腾大厦。记者看到,这是一个类似无人售货机的装置,第一次购物时需要用手掌与微信绑定,白领韩小姐用手摁在一个界面上一扫码,透明玻璃门就打开了,她取了一瓶红茶饮料,关门后,系统自动结算,在她的手机上扣款,非常便捷。

据温带首席运营官蒙宇宁介绍,这款无人智能便利以写字楼白领为 主打目标人群,让白领完全摆脱手机的束缚,扫手即可购物,“拿了就走”。无人零售技术是基于最前沿的计算机图像识别和生物识别技术,规避了 rfid 的所有缺陷,极大地降低了无人门店的运营成本。

相比现在办公室无人货架,温带超级便利可有效解决商品货损等问题,即通过采用封闭式的智能立柜,开门前就跟用户的微信支付绑定,然后关门自动扣费,所以不会存在消费者拿了东西不付钱的情况。当我们第二次购物完全不需要手机,通过“扫手”就可以完成商品的支付。

蒙宇宁还介绍说,新零售相对于传统零售很核心的区别在于数据,传统零售中哪些商品卖了多少、什么人买等这些数据画像都是不清晰的,而新零售的商品数据、用户数据都是实时在线的,未来根据大数据可以做到“千店千面”。

老办法

钢丝收银让顾客找到怀旧的感觉

日前,记者来到中山公园龙之梦9楼的城市奥特莱斯看到在某个区域内,几乎每个柜台顶部都与收银台间用一根钢丝连着,空中密布着高低错落的“蜘蛛网”。双休日期间,商场内 的不少柜台前挤满了人,店员沈阿姨在收到客人的现金后,站在一个小台阶上,踮起脚把现金、单据等放入一个小包里,夹在钢丝上,用力一推,小包就嗖地一下飞往收银台。收银人员收到小包后,将找零、发票等再放入其内,飞回柜台。因为他们的柜面距离收银台较远,有时候夹子会卡在半当中,这时候,沈阿姨就会用一个叉子,拨拉一下,让夹子顺利地“飞”向远方。“今天正好下雨,平时我们人非常多。到这里来的大多是中老年顾客,他们不太会用支付宝,以现金支付为主。钢丝收银的方式挺管用的,节约了不少时间。”

记者采访到一半,唐阿姨带着自己80多岁的老母亲来逛街,边走边看着头顶上的钢丝啧啧称奇,“咦,这个我小时候在买布的店里看到过。好多年没看到了,现在又出来啦。”另一位顾客万小姐表示,看到这一幕,瞬间感觉时光倒流了几十年,满满的怀旧感。她还指出,如果柜台距离收银台有一定距离,就不用跑来跑去了,节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商场值班经理雷磊称,他们商场以中老年客户居多,用现金支付的占了六七成。有的中老年顾客拿着单子去付款,经常走着走着就不见了,或者走到其他柜台就不想买了,成了“烂尾单”。现在有了钢丝收银后可以直接付款,非常便捷。当然,目前钢丝收银主要在双休日使用,工作日一般不对外开放。

记者亲自试了一下,因为力度拿捏不准,好几次夹子卡在了半途。雷磊介绍说,继钢丝夹子1.0版后,他们又推出了滑轮的2.0版,接下来马上要推出电动的3.0版。“我们已经对营业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对于柜面和收银台距离较远的我们将改成电动模式,以防营业员掌握不了力道。”

钢丝收银尽管十分方便,也引来了不少市民的质疑。如今移动支付已非常方便,为何还要回归传统的老办法呢?

为此记者找到了上服城市奥特莱斯运营总监刘斌,1981 年出生的他有幸见识过钢丝收银的魅力。谈及找回传统收银办法的初衷,刘斌透露说,主要是商场面积变大了后,老人家有时候找不到柜台。他自己值班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情况。有了钢丝收银就不用来回折腾了。况且,还能让大家回到当年的场景,找回怀旧的感觉。“有的顾客看到钢丝收银后慕名找来,拍照合影,感受一下已经失传的收银方式。这个收银方式引起了不小的社会效应,但我们不是做噱头,其主要功能还是方便,怀旧只是附加值。”

“其实去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就想到了这个办法,但时机未到。今年七八月份商场正式换新升级,针对钢丝收银度身定制了特定的装修设计方案,对空间和柜台等相应做了一些基础设施的改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原先上海的老商场区域范围才五六十个平方米,面积较小。但我们的区域范围较大。目前钢丝收银辐射到了商场400多个平方,今后采取电动版本的话,辐射面将更大。”

[专家分析]

新老营销模式共存说明社会的多元性

华东政法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童潇解读说,中国社会正在转型,出现了传统和现代、后现代并存的情况,传统社会、过渡社会、现代社会、未来社会兼容。不管是传统还是未来的产品都会找到相应的受众和市场,有的市场比较大众,有的比较小众。“这也昭示着转型社会的特征,即信息越来越对称,人们有着多元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社会上总能找到相契合的社群以及‘场域’。”

童潇举例说,原先消失的东西,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可能重生。人们参与到感兴趣的“场域”里,不光是出于对生活和工作便捷的需求,还可能是出于社会怀旧心理,追求新奇的心理等。“我们对未来的东西要采取包容的态度。对于某些传统的东西,在某种场合下它们有相应优势,闪耀出新的光芒。

长宁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