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长宁区探访路易艾黎旧居穿越百年上海

2018-7-2 13:01:21发布114次查看

据长宁区消息:探访岐山村,追寻名人足迹
 岐山村是愚园路上的一条著名的弄堂。这里曾有着著名的住客“导弹之父”钱学森和他漂亮的妻子蒋英。被称为现代文坛“三剑客”的“新感觉派“鼻祖施蛰存也曾在这里,潜心学问,施蛰存先生平时研究碑版、读书翻译,深居简出,直到“文革”时被“打到”,邻居们才知道这里住着施蛰存。还有命运悲惨的东北移民、爱国人士杜重远,身为实业家和文化人的杜先生寓居于此时,结识了沈钧儒、邹韬奋等人,并与邹韬奋结为莫逆之交。这里也曾住过《红色娘子军》的演员祝希娟,她的许多影迷为了见她,曾在弄堂里一等就是半天。
  出生于1953年的霍白已经在岐山村居住60余年。霍白的外祖父曾担任民国政府的外交官,与当时担任民国教育部官员的钱学森父亲钱均夫是旧识。1934年,钱均夫一家搬迁至岐山村,虽然霍白的家人12年后才搬迁至此,且霍白出生后不久,钱学森就回国将父亲接到北京居住,但霍白从小都听家中长辈说起与钱家相处的往事。
  16:29
  宏业花园“原住民”听着钢琴诗人顾圣婴的琴声长大
  愚园路1088弄宏业花园是一处有百年历史的花园住宅区,由新中国培养出来的青年钢琴家顾圣婴一家就住在宏业花园103号一幢花园洋房里。这是顾圣婴的父亲顾高地在1946年5月,蒋介石两次召见他,要他出任国际问题研究所主任,1947年伪国大召开前再一次要他担任主任的事,被他借口身体不好推辞后拨到这里的。
  宏业花园北部的9幢联列式假3层花园洋房,是段祺瑞之子段宏业上建的房产,故该弄称作宏业花园。弄内建筑解放前大多由外侨、文化人、富商、政要居住,每户均有汽车库,弄堂宽敞,每户朝南均有10多平方米的小花园。建筑是砖木结构,地板等木料均为洋松,门扣、窗钩五金配件均为铜质,每户都有大卫生、煤气,厨房是磨石子地坪,浴厕内是马赛克地面、瓷砖墙面,每户还有煤气小锅炉,供应热水。卧室、客厅均有壁炉,炉口上部紫铜盖至今尚在,这批花园洋房约建于20世纪20年代。
  15:39
  王伯群故居:旧宅里走出新人物
  王伯群私宅。愚园路1136弄31号,1934年落成,英国维多利亚哥特式,现为长宁区少年宫。
  该建筑系意大利哥特式城堡建筑,占地10.78亩,主建筑面积2158.8平方米,耗资30万银元。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各种大小厅室共32间,楼内通道迂回,上下贯通,房厅、客堂均用东方传统艺术装饰,室内配以彩绘壁画,连门窗拉手也全用紫铜开模制作,空铸梅花窗栏。主楼南面有花园草坪1.3公顷,园内绿树葱郁、绿草如茵,有水池、小桥、假山、花坛,园中百花四季吐艳。在当时可谓上海滩少有的豪宅。此建筑由协隆洋行柳士英设计,辛丰记营造厂施工。1935年王伯群与保志宁在此举行婚礼。
  王伯群,何应钦的内弟,南京政府交通部长,上海大厦大学校长。在大厦大学时,他迷上了校花保志宁,保志宁提出三个条件,一,10万美元的存折;二,婚礼要排场,8万法郎的彩礼嫁妆;三,一幢花园别墅。王伯群答应了,不过他吃了个回扣,保志宁的第三个条件,由承建南京交通部大楼酌辛丰记营造厂代办了。不过三年,抗战爆发,王伯群在重庆因受贿而被革职,不久死去。后来保志宁通过何应钦索回了别墅,租给了英国大使馆,自己却带着租金到纽约定居去了。起华屋、娶美妻,老夫少妻、校长学生,各种因素导致舆论一片哗然,“王伯群保志宁陷入了所谓的‘别墅风波’。”从事王伯群研究的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长汤涛说,“当时坊间流传着诸多花边新闻,说这场婚姻背后有金钱交易,如王赠保嫁妆费十万元、王为保准备留学费用四万元甚至十万元等。更有人直称其为‘大学教育之破产’。”
  随后,王伯群被迫辞去交通部部长一职。沪上用这么一句话评价他:“娶了一个美女,造了一幢豪宅,丢了一个官职。”“用现在的话说,王伯群其实是被黑了。”汤涛说。
  15:08
  林青老师带走愚园路,从路易·艾黎旧居看中共历史
  愚园路历史文化采集保护志愿者工作室负责人林青老师已年过七旬,从小土生土长在愚园路这一带,可以说对传承着上海百年历史文员底蕴的愚园路有着深厚的情感。
  民国11-27年间,愚园路1315弄4号是路易·艾黎在上海的住处,是一幢三层的西式住房,室外有扶梯可直上二楼居室。底楼前半部分为会客室和餐厅,后半部分是厨房等辅助用房,中有一间小工房,内置一台车床和一些工具,底楼沿弄堂有汽车库,房前有小花园。路易·艾黎是新西兰人,在上海时,他任英租界工部局工业科督察长。民国23年,他参加上海第一个国际性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并和中共建立联系。由于他是任职租界工部局的洋人,住处幽静,因此,中共组织借此处开展秘密工作比较安全。中共上海党组织曾在住处的顶楼小间里架设电台,用以与正在进行长征的红军保持通讯联系。路易·艾黎的住处是中共党员的接头地点和避难所,同年春,史沫特莱把刚从东京来沪的国际问题专家陈翰笙带到此处,以躲避租界当局的搜捕,后又由艾黎护送上远洋轮船,脱离危险。民国24年深秋,通过史沫特莱介绍,联系张学良的中共中央代表刘鼎在此住了较长时间,直至民国25年上半年去陕北。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时,鲁迅的老朋友日本人鹿地亘和夫人池田幸子也曾因躲避日本警察的追捕而住进艾黎的寓所。
  宋庆龄还借他的寓所三楼,架设秘密电台与江西苏区和中共中央取得联系。1935年11月的一天深夜,宋庆龄等在艾黎寓所得到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消息,当时共同为红军的胜利举杯祝贺。他还和史沫莱特,刘鼎等多方设法为红军购买医疗器戒和药品。与当时上海文化界左翼人士鲁迅,矛盾,丁玲,胡愈之等也有接触。
  14:38
  探访《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重温红色记忆
  《布尔塞维克》是中共中央在1927年创办的综合性机关刊物,由瞿秋白担任主编,总共出版52期,此期刊旨在论述中共社会现状、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和基本任务,指导全国的革命斗争,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图为创刊号,刊名为瞿秋白亲自题写。
  愚园路,是上海西区一条百年老路。这条马路并不宽阔,却藏着一段悠久的历史。穿过静谧的愚园路,走过狭小的弄堂里,位于愚园路1376弄的亨昌里是一个较为隐蔽的地方,中央机关就将编辑部的地址设在这里。1927年大革命失败,党中央在武汉召开著名的“八七”会议,确立瞿秋白为中共中央总负责人,编委会成员还有周恩来、毛泽东、王若飞等26人。
  1984年5月,《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被上海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7月,中共长宁区委、区政府决定恢复旧址并在该址建立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1988年10月24日,陈列馆免费向社会开放。目前,它已经成为“上海红色旅游基地”,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参观。《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印刻着一段红色的记忆,也是一段不该被淡忘的历史。
  14:25
  探访路易艾黎旧居、汪公馆,穿越百年上海愚园路
  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愚园路是上海12片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近日,澎湃新闻带你穿越百年愚园路,探访路易艾黎旧居、汪公馆、宏业花园等具传奇色彩和历史底蕴的老建筑群。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