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汽车王国”诞生记:将一张蓝图绘到底
2018-6-29 9:11:47发布94次查看
上海国际汽车城
东方网记者王佳燕6月29日报道:一座800年历史的江南古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乘风破浪而行,在变革中新生、在奋进中崛起,把准时代脉搏、抓牢发展机遇,应势而谋、顺势而为。如今,她成为了闻名遐迩的“国际汽车城”——嘉定。
结缘汽车,嘉定因车而兴、因车而名。汽车产业在嘉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三次跨越,每一次跨越都深深地影响并改变着嘉定,推动着嘉定经济、社会、城市、人文等方方面面的更新、变革和进步,我国汽车业对外开放也从嘉定的港湾扬帆起航。
把握大势:瞄准重大机遇,做“敢吃螃蟹第一人”
嘉定是国内汽车工业的发源地。1958年新中国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在这里诞生,从此汽车在嘉定扎根、发芽。1984年,上海大众有限公司在嘉定安亭成立。抓住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轿车企业落户的历史性机遇,嘉定积极实践和推动着汽车产业的改革开放。
经济体制改革先行先试。80年代末,为提高桑塔纳国产化率,嘉定率先尝试了联营联建以及率先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一批规模大、技术新、效益好的联营企业应运而生,成为“桑塔纳”国产化的第一批配套企业。
大力发展私营经济。90年代起,嘉定以“围绕整车、配套发展、加快集聚、形成特色”的指导方针,把汽车零部件产业逐步打造成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私营经济发展迎来春天。1993年4月,嘉定发布国内首个以地方政府名义制定的关于发展私营经济的红头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若干意见》,嘉定经济发展又是快人一步。
加快开放发展步伐。得益于嘉定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海关、保税仓库等建成投用,一批国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先后前来投资设厂,带动了汽车产业能级迅速提升。至2000年,嘉定已经形成了从整车到发动机、变速箱、制动系统、电子电气、车座椅、内饰以及各类钢制零件等完整的汽车制造功能,成为国内汽车产业重要的生产基地。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上世纪末,汽车产业在嘉定经历了从起步到飞速发展壮大。以改革的首创精神,嘉定在这场汽车产业变革中把握大势、主动谋划,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瞄准重大机遇,大刀阔斧推进改革。亦不知是汽车成就了嘉定,还是嘉定成就了这汽车城?
系统谋划:更高站位、更远视野,让“汽车城”从纸上走进现实
时间进入千禧年。2000年6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率队到嘉定调研,首次提出建设“汽车城”的构想,并提出要“突出综合性和国际性”“打‘中华牌’、‘万国牌’”“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具有辐射功能”等一系列要求。就这样,“上海国际汽车城”在一届届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一批批“汽车人”的努力下,从构想开始转化为现实。
以市场化运作加快建设进程。由嘉定区政府、上汽集团、久事公司、新虹桥开发公司、上国投等投资设立上海国际汽车城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汽车城新安亭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汽车城置业有限公司四大主体公司,分别负责贸易区、研发区、赛车场区、新镇区等六个功能区的规划、开发、建设和招商,以国际化视野、专业化运作、市场化开发推动汽车城建设。
以改革创新的举措夯实发展基础。高起点规划,采用国际招标,一开始就以面向全球的视野来打造汽车城;高标准建设,对产业项目、配套项目、市政类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均坚持世界一流标准;全方位推进,特别是涉及动迁、安置、征地出劳、土地规划、项目审批、招商引资等方面给予“特事特办”等全方位服务,有力推动汽车产业重点项目的引进和建设。
2005年,市政府正式批复“汽车嘉定”的功能定位,汽车城的概念和建设扩大到嘉定全域,“汽车嘉定”成为上海城市架构重要一环。上海国际汽车城的建设推进,使得嘉定汽车产业由大变强,实现了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单一制造功能向全产业链转变,由被动跟跑向主动引领转变。2011年,嘉定成为国内唯一的“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
本世纪初至2012年,国际汽车城落子嘉定,推动产业向两端和高端延伸。各类汽车研发机构迅速集聚,汽车产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丰富和延伸,新能源汽车领域抢占先机。围绕汽车贸易、汽车文化、汽车体育、汽车金融等高端服务业,嘉定的汽车业态和汽车产业链愈发丰富、完整、清晰。
改革创新:以破釜沉舟的韧劲,将一张蓝图绘到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时提出“国际汽车城要建设成为全国汽车产业的制高点,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在上汽集团考察时作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的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嘉定紧紧抓住汽车产业“低碳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变革窗口期,把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并向高端迈进,着力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
聚焦自主创新。2015年,投资15亿元建设的“汽车·创新港”投入使用,目前园区聚集了“上汽-阿里”“蔚来汽车”“宾尼法利纳”“保时捷工程”等近100家整车、零部件、纯电动车、智能网联关键技术研发企业和创业团队,重点聚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领域的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2017年,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制造创新中心在嘉定揭牌成立。
创新制度供给。2013年,嘉定在全国率先推出电动车应用新途径——分时租赁evcard的全新模式,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服务商。2016年,国家工信部批准在嘉定设立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2年来已为上汽、宝马、蔚来、德尔福等国内外主机厂、供应商等提供了200余天次、超过4400小时的测试服务。2017年底,首届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大会在嘉定举行,发布了标志中国汽车企业创新水平的“安亭指数”。
改革、创新,新事物的诞生都需要一个被理解的过程,十几年来,外界、甚至内部对打造国际汽车城的质疑从未停止过。“我从来没有想过汽车城做不成”,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荣文伟说,只有做成了,才能证明汽车城建设是正确的,所以要坚持把它做到“不可逆”。所谓“不可逆”,就是破釜沉舟的决心。
40年来,无论形势如何风云变幻,嘉定发展汽车产业的导向始终没有变,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汽车城目标始终没有变,一代代“汽车人”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和驰而不息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对汽车产业发展“提速换档”,大步向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迈进。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