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虹口区全力推进就业创业 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

2018-6-28 13:02:21发布96次查看

据虹口区消息:曲阳路街道现有户籍人口8.3万,就业年龄段内人数3.7万余人,登记失业人数为990人,就业率达96.2%以上。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人保局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促进就业创业、落实社保改革、加强公共服务”的目标,不断优化宜居宜业的社区环境,继续打造“智慧曲阳·品智社区”的品牌,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全国充分就业社区示范街道”的称号,并积极创建“上海市特色创业社区”。具体做法如下:
  一、聚焦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优中求准
  1.落实“就困”、“启航”人员政策。根据市“就困人员”认定和补贴新政,做好宣传、严格把关,对申请人员100%的上门情况调查和岗位推荐,全年共认定“就困人员”173人,同比增长335%。继续重点帮扶“青年启航”人员,组织专场活动12次,提供“一站二室”专家指导33人,启航人员成功就业66人,完成率达120%。
  2.推进就业工作站“一站一品”。去年11月,上农就业工作站搬迁至第一市民驿站,在工作站硬件设提升的同时,站点服务特色更为凸显。上农站的“就业指导微课堂”、玉田站的“就业心理指导室”、赤峰站的“互联网+”服务系统、运光站的“心联动”家长学校,形成资源共享、互为补充的“十分钟就业服务圈”。全年共累计活动20次,受益人群超过160人次。
  3.完成就业服务各项任务。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依托受理中心就业窗口成功推荐就业556人次,服务企业488家;举办专场招聘会4场,招聘企业63家,岗位156个,参与人数230人次,预录用94人,成功率达41%;共完成职业培训753人,其中定向培训229人,中高级培训365人,农民工培训371人,技能竞赛145人。
  二、突出亮点项目,创业氛围新中求变
  1.扩大“创业梦想屋”影响。继续与财大创业学院合作,推进“社区、校区、园区”的联动,实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针对初创期创业者,服务内容形式多样化,服务项目延伸到各大园区。2017年共计组织创业主题活动67次,参与人数超过1450余人次,对接小微企业咨询服务154家。
  2.做优“创新夏令营”内涵。7月暑假期间,街道针对在辖区内的校学生和失业青年推出“创新夏令营”项目,旨在为青年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通过专业的系统课程提高青年创新创业理念。项目设置除课程讲座外,还有参观交流,岗位见习等,以提升学员综合能力,提前构想自己的职业发展,启迪创业意识。去年第二期夏令营,吸引了大学生和高中生18人,旁听生超过30人次,并获“海纳百创”、“上观新闻”等媒体的报道。
  3.整合创业服务平台资源。对接区就促中心、科委、科创中心,做好周边高校、创业园区创业项目储备,积极推荐大学生和青年创业者参与创业比赛。去年,共推荐12家企业参加虹口区创业新苗培育计划,17个项目参加虹口区区创业新秀大赛,其中:6家入围决赛,1家入围10佳优秀项目。
  三、关注民生保障,保障体系稳中求好
  1.深入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广泛动员辖区内企业积极响应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创建工作,共接受30家企业咨询报名,12家企业获得市级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称号。全年解决劳动纠纷16件,共为劳动者讨回工资和押金42642元,积极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去年12月起,针对中心窗口、市民驿站、居委等业务培训10多次,以确保窗口人员全岗接待;居委会采取“一块板报、一张告知单、一次上门”的方式动员重点人群。正式受理后,中心咨询台设立长护险咨询专窗,做好入住机构老人的集中受理审核,以及后续服务配对的跟踪反馈。截至目前,我街道长护险已受理申请723人,完成评估635人,累计为550名老人提供居家照护服务。
  3.严格落实“全市通办”业务。今年3月1日全面实施“全市通办”以来,对外做好宣传告知,街道微信公众号和新民晚报社区版上进行专版介绍,公告栏张贴“全市通办”居民公告;对内做好业务操练,组织近20场业务培训、6次业务考试,模拟4次演练;梳理和制订《“全市通办”业务指导手册》,每天安排窗口人员半小时自学时间。截至目前,共办理“全市通办-收受分离”业务10笔,其中“收”件4笔、“受”件6笔,涉及社保业务的有:年老退休一次性计生奖励费、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审核等。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创新发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强化精准帮扶,深化公共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来说,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以“大调研”为契机,建立园区创业就业联盟,完成“打造‘一圈一街’,优化柏树营商环境”的专项课题。二是以“创业梦想屋”为品牌,联动财大创业学院,举办社区创业比赛,孵化社区创业新秀。三是探索“不见面办事,零距离服务”,录制“五分钟就业指导课”的短视频,联动市民驿站,对接虹口“人才港”,推进“互联网+”、“自媒体+”、“大数据+”建设。四是探索“菜鸟”帮扶,服务对象扩大到在校大学生,把“创新夏令营”提升为融创新思维、职场规划、实习见习等为一体的服务平台。五是推进工作站标准化,加强电子工作台账的日常管理,用好“充分就业管理信息平台”,发挥工作站实训基地的作用,师徒带教培养出一批就业服务明星。
  2018年,街道将紧扣上海的“四个品牌”和虹口的产业定位,为不同人群量身定制公共服务,全力推进就业创业,落实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机制,让社区居民和企业有更大的满足感、幸福感、安全感。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