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崇明童年记忆 小时候的味道——吃青杜米

2018-6-28 17:30:25发布107次查看
  青杜米上市了,二三元一斤可买二三只,一个礼拜吃三四次勿嫌多,除了是粗粮利于养生保健外,还因为它是美味的象征,烙印着童年的味道——幸福与苦涩并在!
现在吃青杜米小事一桩,都可以挺吃,小时候没那么简单了,因为粮食紧张。
生产队大田里的杜米要算产量,当口粮分到户,青杜米还没有长足,三只也抵不上一只长足的干杜米呐,吃了不合算,不许掰了分。好在有每人20步的自留地,除种蔬菜外,还种点菜瓜、芦穄、杜米,可以给小囡解解馋。
凡是关于吃的,小囡用不着教都记在心上,老代里传下来的经验之谈“红绒十八天”,是说杜米苏头出现十八天后,青玉米可以吃了。因此经常去在自留地里转,一旦看到杜米股头顶上吐出粉红色的苏头时,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又惊又喜,记好今朝是几月几号,也有的记在纸上或日历上。
俗话说“闸蟹等勿得红”,吃青杜米的心情太迫切了,临近十八天时,天天摸摸揿揿杜米股头,假使变硬了,说明绽了可以吃了。还要偷偷剥开一条缝,看绽了没有,为此挨爷娘骂甚至吃生活的不知几许。要知道一剥开,蚂蚁等小虫乘虚而入,钻进去啃食杜米粒子,差不多三分之一杜米股头报销,还不惹骂寻打?
早也盼晚也盼,终于盼到爹娘出口“杜米熟了,掰点煠煠”,立时来了劲,显得特别竞力,拎着竹篮冲在前头。但一般来说,是不许小囡掰的,说来说去粮食紧张,掰了嫩的勿见吃,勿实惠。记得自己上了初中时,才被允许掰二只试试,先目测手摸后,经母亲检验核准了才掰。
那时候掰的只数也不会多,但为让小囡过过念,大人只是尝尝而已。
崇明人吃青杜米与别处不同,把壳落全部剥光了放进镬子里煠。小囡守在灶边头赶也赶勿走,不知要问多少遍“熟了没有”“可以吃了吗”。喜形于色看着镬盖上冒出了蒸气,闻到了柔软醇浓的杜米香。
“杜米煠熟了!”雀跃欢呼声中揭开镬盖。再也等不得了,热气还未散尽,就一只在手,呲牙裂齿噗滋噗滋啃了起来。一年第一顿,眉开眼笑,津津有味,一股还没有啃完,又一股已拿在了手里。
青杜米先吃早熟的黄杜米,黄杜米硬性点,也不大糯,但有咬嚼,有它独特的香。这种崇明传统的黄杜米,现在已很少有种的了,市面上几乎不见踪影。怀旧使然,设法觅来了传统的黄杜米种子,托亲戚种了,已一连享受了二年。
黄杜米快要过时了时,白杜米熟了。剥去壳落,白杜米呈现眼前,雪白鲜嫩,带生吃得进,煠熟了又糯又香又软,勿吃煞落勿放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囡都晓得吃青杜米勿轻容易,体谅爹娘的苦心,吃过几次不再吵着再要吃了,任它长老了补充口粮之不足。
煠了杜米也省着吃,兄弟姐妹多的由爹娘各分一份,也不会一股杜米一口气吃光,而是细水长流,一粒又一粒剥了送进嘴里,慢慢咀嚼品味。也有的上学时带一股,边走边吃到学堂,有滋有味胜似小吃糖!
煠杜米好吃,炮杜米更是别有风味的最爱。崇明话里的“炮”,指放在火上烧烤。六七岁时,爹娘炮了给吃,香糯可口,就此喜欢上了。于是当有心人偷解头,看爹娘是怎么炮的,一举一动烂熟于心。
后来自己动手了,掰来杜米,剥去壳落,将烧火用的火钳尖头,顺着杜米秸头粗这一头插进去,然后伸进灶膛里的柴火上烤。杜米在火里缓缓晃动着,一眼不眨盯着防止烧焦,不一会儿听到了毕毕剥剥声响,杜米粒子逐渐变得焦黄了,于是翻过来烤另半面。炮杜米的技术性很强,不小心烧成了炭,不但没得吃又白白浪费,太可惜了。
炮熟的杜米黄黑相间,奇特诱人的浓香扑鼻,惹得馋唾水直咽。这时揪两片杜米壳衬在手心里,熟练地从火钳上拔下杜米,撸掉了杜米表面的黑灰,习惯性地吹口气散散热,称心快意享受起来,边得意洋洋“香来,真好吃”。
酣畅淋漓啃呀啃,牙齿、嘴唇、鼻头、面孔都变成黑的了,引来一阵哄笑,去镜子里一照,成了黑脸包公了,忍不住笑弯了腰。
高科技高消费的今天,青杜米登上了酒楼、饭店的菜谱,曾经品味过,虽然名字和色泽都很精致,但总感觉少了原生态的清香,感叹还是小时候的杜米味道最美。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