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镇三妹孃孃的"美丽"故事
2018-6-27 11:58:15发布95次查看
在书院镇塘北村,曹三妹是一个“大红人”。有人说:“谢谢三妹孃孃帮我家打扫得这么干净。”有人问:“三妹阿姐,你啥时候到我家来呢?”
曹三妹作为村里巾帼志愿者队伍的带头人,走街串户,为千余户村民家服务。
退休前,曹三妹是村里的一名妇女干部,看着塘北村从一个贫困村成为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她直叹不易。为此,走在路上看到哪里有泥泞、哪块路边的砖没堆好,她都要上前“纠正”,打扫干净。“美丽的塘北是我们的家,当然要时刻干干净净才行。”她说。
为推进“美丽庭院”建设,村里组织了一支巾帼志愿者队伍,由曹三妹带头,上门协助村民开展庭院的清理工作。
有一户村民家庭院里堆满杂物,就是不愿整改。曹三妹上门三次,先是讲道理,再作出保证,保证院内所有的东西只是堆放整齐,绝不乱丢。等整理完毕,这个村民拉过曹三妹的手谢了又谢,说自己想通了,“美丽庭院”建设是“好事体”,自己不该钻牛角尖。
村里有一户人家的租客爱收旧物,旧冰箱、旧橱柜、旧的瓶瓶罐罐堆了满满一院子。村里的工作人员上门劝说,没想到却“闹僵了”,脾气火爆的男租客拿着板砖当场对峙。曹三妹赶到,连忙上前劝说:“你们既然租住在塘北村,也是塘北人了,现在我们要创建‘美丽庭院’,是村里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经过一番开导,租客夫妇俩不仅配合工作,还帮着一起收拾。曹三妹叫来收废品的人,把该卖掉的卖掉,该堆的堆好,双方都满意。
村里6号路上有一对兄弟,早年因为琐事闹了矛盾。这次碰上环境整治,两家人中间的一块空地成了难题。曹三妹主动上门,动之以情,劝说兄弟俩和好如初,空地的整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就这样,曹三妹沿着村里的6条主干道,一家一家登门“过堂”,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打扫了一千多户,整个村子面貌一新。
这当中自然也有“吃瘪”的时候。有一户村民家中饲养家禽,为此堆了不少铁棚、木柴。曹三妹几次上门保证,“弄坏了东西算我的”,但对方却态度强硬,竟当着众人的面一把将其推出门外。
“作为女同志,心里还是有过不去的时候。”曹三妹回到家里想起这件事,忍不住掉下了眼泪。但她转念一想,村里给自己安排了这个任务,就是认为你能行,如果这样就打退堂鼓,就太说不过去。第二天,她上门找了这户村民家的女儿,一起做动员。最终让这家主人点了头。
能“跨得进”村民家的门,还靠着曹三妹的亲和力。
村里有户老人家中堆物多,要清理,工作人员上门好说歹说,老人就是“油盐不进”。有人给工作人员出主意,快去找三妹孃孃想办法。曹三妹来到老人家中,不提整治的事,光是唠家常,一次、两次、三次……曹三妹抓住时机对老人说:“老妈妈,家里堆得乱,住着也不舒服,你要是认可我、信得过我,我带着几个姐妹帮你整理整理院子,保你称心如意。”老人欣然点头。
帮别人义务打扫,还要受委屈、卖人情。有人说曹三妹傻,也有人猜她拿了村里的好处。对这些闲言碎语,曹三妹从不在意。
其实,不光是参与“美丽庭院”建设,在这之前,曹三妹就是村里出了名的“活雷锋”,义务扫街、照顾孤寡老人,好事做了不少,这也是村民都会给她“三分薄面”的原因。
常干粗活累活,曹三妹的双手布满了茧子,但她的脸上却总是充满笑容,她常说:“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干净了,别人也开心,挺好的。再说了,作为一名老党员,为村民做点小事情,都是应该的。”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