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一周年及增进沪港科技艺术教育交流,6月20日上午,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迎来了来自香港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师生一行80多人,展开了“两地同心,科艺畅游”沪港两地校际交流活动。中央驻香港联络办广东联络部、上海市人民政府驻港澳办事处、香港教育局、各区外事办及黄浦区教育局顾瓅等领导也莅临中心,参加了本次活动。
陈沪铭主任在欢迎致辞中将中心的科艺体验课程介绍给来自香港的师生们,随即课程体验活动拉开了帷幕。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学生分成了5个小组,分别体验非遗项目:抖空竹课程、国画课程、书法课程、模型课程和科技小制作课程。
对于抖空竹这项传统民间运动,众多香港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经左右手协调配合运动的几次尝试后,空竹随着他们的呼吸开始舞动,这种别样的体验让香港的学生意犹未尽。
国画课程,学生虽是第一次听说中国画的笔法、墨法,但很快就学会运用毛笔在团扇上画下心中的山水风景,短短一小时即收获了自己创作的国画作品。
在书法体验中,学生也已经能比较工整地完成“福”字,每个福字都承载了香港同胞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在模型课程中,老师从祖国的大飞机项目导入,让学生感受祖国科技项目的伟大,模型课程的飞机各部件在学生灵巧的双手中成型、组装。
在上海青少年探索馆三号馆的制作区,蝴蝶标本的制作结合了昆虫身体构造的科学知识、美术黄金分割的美学知识,一只只栩栩如生的蝴蝶标本做成的书签呈现在学生手中。
课程体验结束后,师生还参观了青少年探索馆,体验科技带来的快乐。短短一上午,科技活动中心的课程体验活动让香港师生体验了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了国内科技的发展,也对黄浦教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