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商务委扎实推进“大调研”工作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8-6-26 10:34:54发布100次查看
自2018年初,普陀区启动大调研工作后,普陀区商务委在第一时间召开党组会议进行学习贯彻,在全委进行学习动员,及时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分别为组长、副组长,分管领导、党组成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时抽调骨干力量成立5个工作组,开展大调研的日常联络、宣传、督查、会办、专项跟进等工作。立足工作实际与区大调研整体部署,区商务委制定了实施方案,从居村、企业、社会组织等三个块面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将任务名单责任分解到各班子成员,压实到支部,落实范围涵盖委全部科室和部门。同时自我加压,将大调研工作的各阶段时间节点均前移半个月,提高走访效率。
建章立制确保好事办好
建立大调研联络员机制。委内设1名专职联络员,主动与区委大调研专办保持联络,及时传达区委关于企业大调研的最新要求;委内16个科室各指定1名工作人员,成立大调研联络员队伍,负责企业大调研活动的日常联络、信息报送和跟踪回访,将企业大调研活动责任压实。
建立定期督察机制。在每周的科长例会上,对企业大调研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及事项提醒,及时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每月制定企业大调研进度表,发布在微信工作群中,督促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开展企业大调研工作。
根据在走访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案例,区商务委制定了具有典型性的解决性方案,主动跨前缓解企业经营瓶颈问题。
在企业大调研过程中,发现企业的诉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希望政府搭建平台,支持企业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品牌影响力;一类是希望能及时了解普陀区的最新政策信息。
对于第一类问题,区商务委主动跨前,采用了多种方式,力求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平台和契机,推动企业加快发展。比如,在走访上海圣诺亚酒店有限公司时,企业提出农工商118的“威尼斯小镇”区域希望以“商旅文”融合的理念推进发展,需要相关部门进行辅导。了解到情况后,商务委随即组织企业经营团队走访本市商业转型升级的成功案例,学习规划布局、招商及运营管理经验,帮助企业明确打造方向和方法途径。对于第二类问题,商务委在大调研过程中,一方面现场耐心向企业细致介绍了区“3+5+x”政策,并及时回复了企业提出的政策细节问题。另一方面向企业推介并请企业关注了“普陀企业服务直通车”微信公众号,向企业介绍了直通车的相关功能,指导企业如何利用直通车平台及时了解区内最新的政策信息,并征求了企业对完善直通车建设的意见建议。通过大调研活动,直通车的关注度得到了很大提升,让更多企业受益。
区商务委还注重将调研与重点工作有机结合、相互推动。比如,在走访罗盖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时,了解到企业符合申报上海市外资研发中心的基本条件后,第一时间向企业宣传了区级总部企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向外资研发中心方向发展,下一步将适时辅导企业启动申报工作。
心系群众推进解决民生问题
在居村大调研过程中,对于居民反映的民生问题,该委第一时间以问题为导向、需求为导向,研究相关工作方案,多措并举,补民生之短板,让群众不再堵心。
前不久有居民反映,目前社区周边菜市场缺乏,买菜难问题突出。面对这一问题,商务委积极开展专题研究,通过推进两类保障供应新模式切实加以缓解。
积极推进“蔬菜供应进社区”工作。在对小区居民需求进行排摸的基础上,引导永昌“阿拉赞”社区便民点在相关社区设点,为居民提供个性化订菜服务。推进智慧微菜场建设。通过推进建设智慧微菜场,弥补传统菜市场覆盖的盲点。智慧微菜场主要是以自动售菜机等模式为代表,将菜市场浓缩成自动售菜点,设置恒温无人售菜终端进行全智能自动售菜。目前普陀区已经在全区布局了80个智慧微菜场,下一步将针对居民需求,强化合理布局,在今年底前进一步新增50个智慧微菜场。
对于这样一些已经成为案例的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未来,区商务委还将做出一系列制度性安排。
这些措施包括推进编制社区商业导则。围绕“便民、利民、为民”,促进形成满足基本生活消费需求的社区服务网络,及满足现代化、高品质生活消费需求的社区商业综合服务体系,推进编制“普陀区社区商业导则”,重点推进“菜篮子提升工程”、“早餐优化工程”、“融合服务工程”、“品牌集聚工程”和“环境焕新工程”。
引入菜市场品牌运营资源形成良性竞争机制。支持区属国有菜市场经营管理公司(普商集团)与上蔬永辉、康品汇、万有集市等3家专业品牌运营公司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整合菜市场基本功能与早餐工程、便民服务等社区综合服务功能相结合,推进普陀区示范性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提升菜篮子民生工作能级。
下一步,区商务委将深化下基层工作机制,将企业民生大调研活动常态化,特别是对近5个月走访过的重点对象要进行跟踪回访,形成常态化服务,让社会民生更舒心、更省心、更安心。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