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大调研丨物业纠纷总是被"踢皮球"?

2018-6-25 16:52:33发布110次查看
  几乎每个小区都或多或少地面临物业管理问题,遇上给力的业委会,居民与物业同心同力,大事一件接一件办,但如果不幸遇到不够用心的业委会,遇事相互“踢皮球”,一流小区、三流物业,那就是纠纷矛盾不断。
这个时候,你是否想过用法律的武器,有力地捍卫自己的权利呢?
作为小区业主,我们怎么审查业委会的账目,有没有相关法律可以参考参考。
小区有个公共项目,业主们意见不一致,能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法律咨询。
区司法局在大调研过程中,遇到不少居民、居委都提出物业纠纷方面的法律需求。
物业纠纷类型多样、纷繁复杂,其中因相邻关系引起的一般简易类纠纷,依托基层司法所、人民调解、公共法律服务站(室)基本能得到有效化解。
但是涉及业委会改选、物业公司、群租等这类物业纠纷中的“硬骨头”,往往由于人数多、政策性强、需要专业鉴定等问题,必须借助专业力量参与化解。
针对这些问题,区司法局立足职能优势,决定从制度上、根本上解决问题,探索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工作体系、以专业调处类社会组织为有益补充的工作格局
一方面,构建自上而下的调处体系,配备法律服务力量,满足一般性物业纠纷的普遍需求。
另一方面,对于专业性较强的物业纠纷,探索建立社会协作、联动联调机制,委托专业调处类社会组织进行调处,集中化解物业纠纷中的“硬骨头”。
构建三级调处体系
实现区、街镇、居村全覆盖
为了确保物业纠纷化解工作落到实处,在区、街镇、居村探索建立物业纠纷调处机构,推动形成纵向贯通、层层联动的三级调处体系:
区级层面
将设立区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和指导区物业纠纷调解工作,调委会下设区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配备专职调解员、调解秘书,负责日常调解事务
街镇层面
依托街道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将设立街道镇物业纠纷调解联合中心,并探索建立街道镇购买专业调处类社会组织法律服务的工作机制,提升矛盾化解的专业水平,努力将物业纠纷化解在基层。
居村层面
将设立社区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居村委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努力将物业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健全多元化解机制
多方参与、通力合作
社区物业纠纷化解、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涉及工作面广、治理难度大、各类矛盾突出、群众需求多元,属于跨部门、跨事权问题,需要凝聚各方共同参与,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区司法局与区社区办加强对接,联合区房管局、区法院、区民政局、各街道镇等多家单位,立足职能定位,共同研究推进物业调解的组织架构、工作模式等基础建设,明确方案、各司其职。
在具体运作中,充分吸纳居村委书记、调解员、社区法官、社区民警、司法所干部、法律顾问等社会力量,发挥职能优势,积极参与物业纠纷化解工作,构建起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专业调解相统一的物业纠纷多元解决机制。
下一步,普陀区司法局还将:
△制定规范文件,优化工作流程,探索建立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工作长效机制;
△联合各部门,深入街道镇、网格片区、居民小区,指导和帮助基层开展物业纠纷调处实践,夯实工作基础;
△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业务培训,逐步提高区物业纠纷调处队伍的专业服务能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物业纠纷矛盾逐渐增多。针对这些顽疾,大调研工作更要做实做精,既能清晰明了地发现问题,又能完善体制机制,团结协作、对症下药。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