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半小时手术做了三个小时 上海“安吉拉”为藏民找回光明

2018-6-25 14:35:50发布102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6月25日报道:因为一次意外,48岁的多扎险些“丢了”左眼。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手术过程中,刚入藏的手术设备又出现了“高反”,一波三折,所幸在上海援藏专家的帮助下,多扎终于保住了左眼,留住了光明。
近日,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眼科门诊时,离多扎受伤已经有2个月的时间了,检查结果提示,他的左眼玻璃体腔有积血,左眼视力仅存光感,散瞳孔后检查左眼玻璃体可见大量出血机化增殖,患者需要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来挽救视功能。
之前如果遇到多扎这样的病人,眼科主任阿旺会建议他前往成都就医。没有条件的藏民,往往因此就错失了治疗的机会。今年5月,在上海“组团式”援藏医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邱庆华主任医师的帮助下,随着高视医疗的歌德玻璃体手术设备的入藏,开展眼科最先进的双刃高速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在西藏地区成为可能,这意味着,多扎在日喀则也能接受手术治疗,不必前往西藏以外的大城市。
高原地区缺氧,低气压,刚开始手术过程时,首次入藏的玻璃体手术设备也出现“高反”了。原来,医务人员使用了平原地区手术时的常规参数,玻切机的玻切头在僵硬的出血机化膜面前一筹莫展。所幸,凭借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高原低气压特性,邱庆华主任及时调整各项参数,终于顺利完成了西藏地区首台玻璃体切割手术,挽救了患者的视功能。
一方面承受着缺氧,一方面设备参数需要摸索,同时助手等配合人员又缺乏相关经验,这一场在上海只需要30多分钟的手术,邱庆华主任花了近3个小时。虽然心率升到120多,伴随胸闷和头痛,但手术的顺利完成给邱主任所带来的内心的喜悦是无以言状。
多扎术后无特殊不适,第二天,他的视力就有了明显改善。目前多扎的视力已经从光感恢复到4.2,邱庆华主任说,由于多扎目前还处于术后恢复状态,所以视力还没有恢复到最佳状态,随着炎症反应的减轻,他的视力还会进一步提高视力。对于这样的手术结果,多扎和家人感激不敬,他们不停用藏语向邱庆华主任表示感谢。上海“安吉拉”再一次赢得高原赞誉。
此次眼底病玻璃体切割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眼科在医院去年成功创三甲后,治疗水平达到了全国三甲医院相应水平,在眼后段疾病治疗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据了解,目前,这项手术在西藏拉萨自治区人民医院和拉萨藏医院都还没有开展。
手术的成功并非偶然。据介绍,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眼科从开始筹备到手术的成功开展,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里,医务人员认真学习眼底病的基础理论知识、眼底病玻璃体切割术的相关技能等。今后,日喀则及周边地区眼后疾病患者,如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等患者将无需转诊至上级医院治疗。这不仅方便了患者就医,更极大的减少了患者的转诊住院费用。
“以前我们这里相关诊疗技术相对落后,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眼病、黄斑变性、视神经等疾病,以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和玻璃体手术等需要外出诊治,现在在我们医院也能解决了。”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阿旺说,“但是相比硬件设备,医院眼科人才队伍薄弱,诊断标准与内地医院存在差距,这不是引进一个设备就能解决的,还是需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近年来,上海市医疗援藏团队帮助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辛勤带教当地医务人员,越来越多的“高原眼病”患者可以在“家门口”进行治疗,免去了奔波外地就医的苦恼。据悉,邱庆华主任目前已当地医生签订了带教协议,并顺利通过了医院的带教考核。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也将接力式援藏,做好后续工作,让高原人民的双眼透彻明亮,已不再是遥想。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