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静安新闻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印泥制作技艺”落户行健学院

2018-6-25 14:57:00发布98次查看

(记者 顾武)6月15日,“鲁庵印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庵印泥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揭牌暨“非遗”展厅启用仪式,在位于静安区原平路上的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举行,这标志着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印泥制作技艺(上海鲁庵印泥)传承基地,正式落户以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并着手在高职生中培育“非遗”技艺传人和工匠。

据在现场参加此次“非遗”活动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介绍,我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技艺精湛,特别是一些文化艺术内涵深厚的传统美术书画工艺项目,传承与创新需要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能担当。而高职院校培养的大学生,集知识、技能和应用于一体,属手脑并用复合型应用人才,是国家“非遗”项目传承最适宜、最需要的人才。因此,近几年的全国“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特别注重走进高等职业院校开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的行健职业学院,多年来一直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的传承,不但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社,而且还主办过全国性的传统工艺美术抢救性保护专家研讨会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品交流展等一系列“非遗”传承活动。2017年起,该学院加大了“非遗”项目传承力度,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庵印泥制作技艺”、“古陶瓷修复技艺”的传承人引入到大学校园,开设“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艺,通过社团活动学习印泥制作、古陶瓷修复等技艺的学生数以百计,而目前在“非遗”传习社固定学艺的学生达30余人。在鲁庵印泥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符骥良、符海贤父子等“非遗”大师的悉心传授下,传习社学员技艺长进很快:制作的第一缸印泥即将完工;制作的漆器筷已初具雏形,精制的漆器螺钿葫芦已在展示架上闪耀着与众不同的光芒……

据悉,行健职业学院今后除了进一步拓展“非遗”项目技艺传承品种外,还将尝试进行传统文化技艺的开发性保护和挖掘,并组织力量开展“非遗”校本教材和资源库建设,动员更多的高职大学生投身“非遗”项目的传承之中。

静安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