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换头只在遗体上做,缺乏说服力

2017-11-21 0:00:00发布90次查看
  近日,全球首例“换头”术引起业界轩然大波,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为此发表声明称:这不可接受、毫无意义。
据英国 《每日邮报》17日报道,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塞尔 吉·卡 纳 瓦 罗(sergio canavero)与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任晓平在一具遗体上完成了首例人类头部移植手术,总共历时18小时。参与手术的专家小组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他们可能已经成功找到了头颅移植手术中重新连接脊椎、神经、血管的方式,很快将在申请参加试验的患者身上进行类似手术尝试。
手术非常复杂
头部移植真的可行吗?记者就此采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卞留贯,他表示,从技术层面而言,头部移植手术为复合组织移植手术,复杂程度非同一般,“相比肢体移植手术,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更差,同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连接有极大挑战,脊髓缝合更是难上加难。此外,术后还需要注射大量免疫抑制剂,防止免疫排斥反应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晓华直言:“两位教授至今还没有对医学界关注的关键问题给出任何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比如中枢神经如何再生,手术过程中如何进行脑保护等。”
不过,任晓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有关本次头移植的相关数据、过程和结果将在美国学术杂志上发表,且表示“既然学术杂志会刊发论文,就证明手术做得有学术价值。”
谈医学伦理为时尚早
“对于这一结果,我们拭目以待。”神经外科学界的诸多专家对此保持观望态度。作为全球最大的神经外科学术组织,wfns为此发表了严肃声明,明确指出,施行头颅移植的技术具有一定可能性,但目前,只是能在人体头颈必需的脑血管吻合基础上建立脑血液循环,由于脊髓横断后,头与身体不能建立神经联系,人们仍没有能力做脊髓离断后的神经原再生。“因此,头颅移植不但在伦理学上不可接受,在科学方面也毫无意义。”
“不可接受、毫无意义”这8个字是否已为这一事件盖棺定论?卞留贯有更乐观的看法:“2013年,任晓平在哈医大进行了首次老鼠脑部移植实验,并由此计划在灵长类动物身上进一步实验。同时既往认为中枢神经一旦被切断将不会生长、功能得不到恢复,但目前学界研究发现,使用聚乙二醇冲洗脊髓融合的区域后,通过gemini脊髓融合技术可让两端脊髓有效融合在一起。或许随着科学的发展,头移植在可期的未来能真正实现。”
针对大众更关心的伦理问题,张晓华则表达了疑惑:“人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头移植后,具体归到哪个角色?捐献者还是受捐者?目前,这台手术只在遗体上进行操作,属于解剖学范畴,对于医学伦理的讨论还为时尚早。”(记者 黄杨子)
【来源】解放日报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