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霞路派出所民警刘海青:从"便衣神探"到"社区守护神"
2018-6-25 15:47:51发布122次查看
据长宁区消息:入室盗窃案高发,盗三车案件居高不下,技防物防设施落后,破案率始终低得可怜——虹仙小区,这个仙霞地区规模数一数二的老式居民区,曾是长宁区平安建设的一片“洼地”。
这样的小区,是如何由乱而治的?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刘海青。
今年36岁的刘海青,是仙霞路派出所虹仙居委社区民警、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从警11年,8年是便衣民警。2015年,他受命转岗成为一名管段片警,领导把他派来的唯一原因,就是破案。
刑警都有自己的骄傲,从“便衣神探”到社区民警,自然有心理落差。但对于刘海青来说,一名党员的初心就是两个字:为民。“当初在便衣队打击破案,是为了老百姓,转岗到社区工作,还是一样。”2017年,党龄只有4年的刘海青,被上海市公安局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
初来乍到牛刀小试
2015年,刘海青前脚刚进虹仙居民区,就发生了一件“众怒”案件:19辆私家车在一夜之间“破了相”,一时间群情激愤。
接到报案后,经验丰富的刘海青没有急于调阅监控录像,他知道,如果不能确定作案时段,只是白费精力,而且小区监控探头的方向也存在问题。他先到居民中“摸底”,以前破案的经验没有白费,刘海青很快从一位居民口中得知他在半夜时分的一次目击:有个女子从北门进小区,像是喝醉了酒,一路东倒西歪,正好经过了停车通道。
刘海青根据居民反映时段调阅监控回看。没错!就是这个女子,沿着停车通道,一边走,一边挥舞着手中的锐器。案件很快侦破,车主的损失也挽回了。
牛刀小试,让人刮目相看。刘海青却高兴不起来,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这个小区案子多是出名的,当初在便衣队时,我们最长曾连续一个月每晚都守在小区外面,就是为了控发案。”刘海青对小区安全防范的软肋一清二楚:10万平方米的小区,近3000户居民,只有32部老式的模拟探头,“白天还能看看,晚上基本不管用。”刘海青3月份接管小区,1月2月已经连发了4起入室盗窃案,由于监控弱,连窃贼如何进小区的都没弄清。刘海青为此绕着小区外围反复勘察,发现西侧靠中环线的围墙内外存在极大落差。“里面是正常高度,外面只有1.2米高,很容易攀爬。”刘海青立即调阅社会探头,果然发现其中3起入室盗窃都是从这里翻墙进入的。
找到防范漏洞,并不意味着就能亡羊补牢。这个小区治安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没有把各方拧成一股绳的核心力量。
依靠群众突破瓶颈
2015年,正是上海警方社区警务改革启动的年份。这次改革中,身为中共党员的刘海青,除了社区民警,还多了一个身份——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这让他在社区平安建设中有了更多话语权。
刘海青是带着军令状来的,领导对他的要求很简单:以打促防。短期内零发案不可能,但案发了,必须破!不然老百姓的安全感、满意度在哪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刘海青明白,提升小区技防、物防设施已成当务之急。他以副书记的身份与各方协商。当时“四位一体”的管理体系中,居委、警方、物业都非常赞同,但业委会却始终不同意。这有历史原因,作为老式居民区,当初所有的配套包括监控都是街道出钱,一些人形成了思维定势,业委会明确表示,不会出一分钱。
一毛钱难死英雄汉。怎么办?刘海青没有气馁,他走入居民中了解民情民意,结果发现大家久困于小区安全问题,对于提升小区技防、物防有着强烈愿望。刘海青决定,印发数千份征询单,挨家挨户征求大家意见,希望通过召开全体业主大会的形式,进行民主表决,这给了业委会极大压力。几经波折,各方终于达成共识。
小区监控增加到80多套,新安装的都是高清设备,老的探头刘海青也带着施工人员一一调试,安装补光装置,调整探头方向。最终,覆盖小区的监控网络搭建了起来。而针对小区部分围墙内高外低的漏洞,刘海青又让施工人员把近300米围墙全都用螺纹钢抬升到2米,下面安装“滚地龙”,杜绝攀爬。
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一次,保安调阅监控发现,一个黑影半夜在围墙边爬了十多分钟,始终上不了墙,最终只能放弃。从那之后,小区入室盗窃、盗三车案件逐年下降。以前加起来每年数十起,到了2016年、2017年,全年入室盗窃只有4起,而且100%侦破。盗三车案件也从2015年前的每年十多起,下降到2016年8起、2017年4起,今年迄今还是零发案。
推动建设“智慧社区”
今年,虹仙小区成为“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小区。这又给刘海青带来了挑战。“智慧”二字,与居民有什么关系?能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这是居民最普遍的质疑。为此,刘海青和居委干部多策并举,定期召开楼组长会、居民代表大会,介绍建设推进情况,宣传“智慧社区”给小区带来的福祉,赢得群众支持。
有一位独居老人赵老伯,性子很倔。安装智能烟感设备时,老人到处嘟囔:“这物什灵勿啦?勿要浪费钞票哦!”说来也巧,就在智能烟感设备装好的第三天,赵老伯家的警报响了。居委和保安拎着灭火器冲到老人家中,老人正在睡觉,被叫醒后发现煤气灶上的火灭了,房间里满是天然气味道!大家惊出一身冷汗。现在,赵老伯成了“智慧社区”的宣传员,逢人就夸。
微卡口、智能门禁、非机动车智能停车棚……随着越来越多的科技设备投入使用,“智慧社区”的优势逐渐显现。上个月,小区内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大数据迅速锁定嫌疑人,老百姓啧啧称奇。在刘海青看来,“只有真心为民,让百姓得实惠,才能换来他们对改革的支持。”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