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将至,社区青少年可参加哪些活动?金杨新村街道的居民区社工心中十分淡定。日前,金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益天地公益服务项目清单”2.0版正式发布,27个经过社区实践检验、有着良好口碑的公益项目可供街道各部门及居民区“点菜”。
家门口服务更专业
灵山一居居民区的条线社工最近都在研究这张清单,不管是老龄、青保、治保调解,很多工作都可以在清单上找到相应的专业力量。居民区书记侯海燕告诉记者,现在,社区和社会组织已经成了好朋友,清单在手,选择更多,受到的启发更大。
调解工作是居民区的一项难题,侯海燕表示,去年底今年初,社区里冒出了多起厌学的个案,搅得相关家庭的父母束手无策。侯海燕直言,针对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问题以及一些潜在的精神类疾病,社工、民警、学校老师的介入收效甚微。根据服务清单,居民区直接联系了知心人心理咨询工作室,咨询师随约随到,免费为居民进行疏导,一些厌学的孩子在心理咨询师的开导下,慢慢解开了心结,逐渐回归校园。为了防患于未然,居民区特地邀请工作室到社区开展“花儿朵朵开”青少年及其家庭教育系列讲座,指导家长更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
除了知心人,灵山一居对清单上多家社会组织信任有加。有居民想发起义卖活动,居民区与金杨公益基金会联系,由基金会对居民进行直接指导,义卖所得也直接通过基金会,实现“合法慈善”。同时,公益服务和家门口服务有机结合,例如便民服务,社区除了接地气的理发、磨刀、缝补之外,还逐步引入好帮手社区发展服务中心的养生讲座、保健按摩等,以及王妈妈公益红娘工作室的家长相亲会、绿益公益服务中心的老照片免费拍摄等活动。侯海燕表示,现在的便民服务形式越来越多,参加的居民也越来越多。
公益服务三级跳
由专业公益组织来提供社区服务,在浦东已成为一种趋势。浦东新区公益组织合作项目促进会便是一个专门为公益组织落地社区开展项目的平台。促进会秘书长林怡琼告诉记者,刚开始,社会组织和专业服务尚不被了解,因此,新区搭建统一平台,为社区和社会组织牵线搭桥。很快,金杨街道率先开始尝试每年开设一次“公益项目对接会”,把社会组织请到自家门口,增进彼此的了解,实现了公益服务对接社区的二次跳跃。
对接会促成了大量社会组织落户金杨、服务金杨,两年下来,社区各个单位都积累了一些资源,公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但是,需求多元化的社区,对一年一度的对接会并不满足,金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杨彬告诉记者,社区要求项目常新、常态对接,因此,作为新区优秀的枢纽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他们在对接会的基础上再次完善服务清单,将更多更好的公益服务资源直接输送给社区,探索公益服务三级跳。社区单位不用等待每年的对接会,只要有想法,随时都可以找资源。“根据社区的点单率,我们以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名义统一购买一批服务,有兴趣的社区都可以享受到,这既减轻了社区负担,又将社区急需的资源配送到位,清单式公益服务受到居民区的普遍欢迎。”杨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