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10万元给正在上初二的孩子补课,然而钱花出去了,孩子的成绩不升反降,甚至不愿再去学校。是补课老师不尽心,还是孩子能力有问题?日前,家住嘉定镇街道的黄女士,为终日宅家里不愿出门的孩子,找到了症结所在——孩子因父母离异,缺少关爱而导致心理出现了叛逆、自暴自弃等问题。
“当我拿起电话时,内心还是犹豫不决的,可以说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理,没想到经过15分钟的简单沟通后,竟让我燃起了一丝希望。”黄女士所拨打的电话,正是嘉定区心理援助热线39590800,也是目前嘉定唯一一条全国性的心理援助热线。
这条心理援助热线于去年5月11日开通,由区精神卫生中心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上海心翼家庭社工师事务所承接。热线现有7名心理咨询师,他们以志愿者身份参与轮值,服务时间为每天24小时,终年无休、免费提供咨询。
最新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90%的人会不同程度地被焦虑等情绪困扰。“现在心理问题就像感冒,是种常见病。但是如果不及时疏导,可能就会影响正常生活。”在心理热线专业导师、心翼家庭社工师事务所社工金婉仙看来,由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一套模式性价比非常高,以较少的成本,服务更多的人群。”
心理援助热线开通一年多,已接听咨询电话200余人次,咨询人员不局限于嘉定,还有来自上海市其他区的,甚至来自全国各地的。家住市中心区的李女士,因儿子意外身亡,老公离家出走,精神受到刺激,多次表示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一个月内曾打来40多次求助电话,有时一天要打4、5次。“她愿意说,是一个好现象。”金婉仙解释,通过倾听和疏解,有助于把心中郁结的情绪发泄出来。目前,负责接线的所有咨询师均要通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和考试,同时还需参加每月一次的继续培训,包括根据热线求助中常见的人群特征、心理问题类型设计的专题研习会,针对求助来电中的疑难案例、由心理援助热线专家组成员主持的工作案例报告督导会等。
心理援助热线私密性强,咨询方便,在早期可以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和简单的危机干预,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真正的心理疾病,还需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上述案例中的李女士,其实需要进一步的心理治疗。”曾多次接受过李女士电话咨询的心理咨询师刘铭表示,拨打热线,相当于患者到医院前台问诊的步骤,简单诉说自己的情况后,要再进一步确认是否需要挂号问诊及具体要挂哪一科。“一次通话就完全解决心理问题,是不可能的。”他进一步解释道,因为热线电话的服务方式存在缺点,譬如不能看到服务对象表情的变化,服务会具有不准确性和被动性等。“所以,目前热线服务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对于确定且有意向需要心理干预的求助者,我们会建议转到线下。”
目前,心理援助热线已开通线下公益服务,收取相当于市场价一半的费用,规定阶段性总服务次数不超过6次。此前为孩子求助的黄女士,就是接受了心理咨询师的意见,开展了针对家庭的心理干预服务,目前孩子已经回到学校继续学习。“首次线下面谈,热线通常会配备一名资深的心理老师和一名区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诊断求助者状态,并确定后续心理服务的计划。”区精神卫生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线下服务仅限于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求助者进行干预,让他们恢复正常的生活,对于患有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患者,还是建议转诊至区精神卫生中心等专业机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