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老长宁”的记忆:那苦涩的西瓜……

2018-6-25 5:05:27发布97次查看
  想起儿时吃西瓜的往事既苦涩又好笑。
现在路边的西瓜摊遍地都是,西瓜堆积如山。可在我们的童年夏天的西瓜非常匾乏,每人一个月可买几斤,限量供应的。在每家每户发的菜卡上盖章或剪角,只有高烧发到三十八度以上,凭病历卡证明,才可到果品店不排队不记卡买一只西瓜。
暑天吃西瓜,是那个年代平民阶层的一个奢望。
星期天,母亲叫我拎着篮子跟着她去长宁路的“同顺公”果品店买西瓜。远远望去,长长的队伍已排到476弄的拐角,我与母亲站在毫无遮蔽的太阳底下,天上没有一丝云彩,午后的阳光把地面烤得滚烫滚烫的,一阵阵的热浪袭来,火烧火燎得让人感到室息。
母亲的衣衫全湿透了,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她不断地用手绢擦汗,我打着赤膊,被太阳晒得麻辣辣的痛。母亲让我躲到对面的梧桐树下,自己仍坚守在队伍中,看到母亲热成这样,我不好意思又跑了回来,把头上的湿毛巾递给了母亲,自己却还是昏昏沉沉的,但一想到马上有西瓜吃了立马打起了精神。
终于轮到母亲挑瓜了,平湖西瓜生熟不包,母亲翻来覆去拣了好长时间才按规定挑了三个西瓜。回到家里我赶忙吊来井水,将西瓜浸到了铅桶里。
晚上,一家人在门口围小桌而坐,父亲切开了三个西瓜,有一个居然还是生瓜。那只熟透的平湖西瓜,瓜瓤是黄色的籽是黑色的,口感沙甜。母亲看着我与弟弟吃得小肚滚圆,买到生瓜的懊悔的心情也终于舒坦了。
运输西瓜的卡车停靠在马路边的果品店门口,我看着营业员抛递着一只只的西瓜,头随着他们手中的西瓜不断地摆动,心里想着,掉下一个多好啊,你失手我就有西瓜吃了。 跌裂和碰碎的西瓜是不用医院病历卡和记菜卡的,价格还是卖价的一半还不到,只是不能用井水浸凉了。
正想着,一个戴着袖套,嘴里叼着香烟的中年男人与旁人说话走了神,抛过来的西瓜未接住,“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西瓜裂开了一个大口子,我连忙把裂瓜装到篮子里,一卡车的西瓜卸完总有三、四个摔裂的,都成了我篮子里的瓜,碰到那个门槛贼精的“袖套男”,偏要搭个生瓜给我,也只好买下。
西瓜吃完了,一大堆瓜皮母亲也舍不得丢弃。她把瓜皮一块块洗净,刨去外皮切成一条条的萝卜干样,放在一块长铺板上在烈日下暴晒,至太阳落山。西瓜皮已晒得半干了,母亲将其放在锅里翻炒后,成了次日早饭的小菜了。
后来父亲上班途中看到长寿路“大自鸣钟”处有外卖西瓜,我便跟着他拎着两只系着绳子的钢精锅子,乘13路电车去买过几次。
我看到店堂里的营业员将西瓜肉瓤从瓜皮上分离出来,切成块状的,有人居然还拎着铅桶来买。现在想来发噱,好笑。听店员说这种外卖的河南开封瓜,西瓜皮留下后加工成酱菜出口赚外汇。
我还与同学蒋耀华去曹家渡忻康里堂吃西瓜。吃的是一种黑皮的解放瓜,西瓜只能在店堂里吃,不能外卖,西瓜籽不能带走,据说瓜籽是留种的,也有一说是留下作炒货瓜子了。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编辑丨长宁区新闻宣传中心 高琴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