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进口博览会首批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即将上岗 救火英雄王海滨也在其中
25名进口博览会志愿者候选人结束了为期一周的专题培训 采访对象供图
昨天,25名志愿者候选人结束了为期一周的专题培训,将奔赴上岗,进入为期一个月的试用阶段。综合考核合格者将正式成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批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全国道德模范、救火英雄王海滨也在其中。
好中选优 25人脱颖而出
据悉,首批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招募工作从4月26日启动,计划招募30人,截至5月10日共有1834人在网上注册报名,录取比率 1:60。通过笔试、面试、心理测试,最终遴选了25位首批长期管理岗位候选人。他们年龄主要集中在22—35岁,平均年龄为30岁。其中党团员占比64%。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其中近三成是企业在职员工,如国家电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地铁维护保障公司等;有5人来自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如海关总署上海办、市供水处等。另外还有5位来自高校的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志愿者候选人中还包括全国道德模范、救火英雄王海滨。“我曾是志愿服务的受益者,现在我要做公益志愿的传递者。”王海滨说,他刚成立了自己的公益服务队,想通过培训掌握更多志愿服务的专业知识,奉献自己,帮助他人。
在2008年参与赴滇扶贫助力红河州农业科技推广、又于2010年在世博会意大利馆区域提供志愿服务的崔顺荣,此次又光荣地成为了首批长期管理岗位候选人,将被派到指挥部开展长期管理岗位工作。“如果说世博会期间我们的作用是’润滑油’,那么进口博览会期间我们则是’齿轮’,少了任何一个,整个’大机器’就无法’做功’。”崔顺荣说,无论是政治素养提升、涉外礼仪训练还是志愿者服务基础,自己经过这段时间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对即将到来的考验充满信心。
全面培训 即将踏上志愿服务岗位
一方面要选好人,另一方面要把好质量关。据了解,在为期一周的专题培训中,这些长期管理岗志愿者候选人进行了包括国家形势教育、党性教育、外事培训、安全保密教育、礼仪训练以及志愿者服务等方面的全面培训与提升。从6月至9月,团市委将根据每批次志愿者上岗需求,按批次、有侧重地对所有志愿者开展专题培训,目前计划培训将有20场。此外,针对一些东南亚国家的特殊接待需要,还会增加东南亚民族习俗培训。
结业仪式上,团市委副书记邬斌表示,参与和组织进口博览会志愿服务工作,是一次千载难逢又意义重大、责任艰巨的机会。这不仅是共青团参与国家战略的一次重要契机,是共青团展示青年工作的一次重要契机,也是继世博会后再次打造“青春上海”志愿服务品牌,推进“上海服务”品牌建设的重要契机。“希望第一批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作为先锋部队,带着荣誉感上岗、带着责任感上岗、带着使命感上岗。在外交的舞台上,志愿者们不仅只代表着自己,更代表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