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长宁区力争画好服务群众这个圆

2018-6-22 11:43:48发布78次查看

从虹桥机场到市区,穿过外环线林带,从仙霞西路进入长宁区腹地,这里是新泾镇。在这里工作,我是新泾人。
  城市化进程中的新泾镇,有着别样的风土人情。沿着新泾港,我认识了新渔浦、周家浜等32条大小河道;踏岸行走,可乐路桥、淞虹路桥等65座桥梁联通街道。
  城市化几十年间,新泾镇外部形态的最大变化,莫过于乡村变社区,120个自然小区组成的33个居民区逐渐形成,超过户籍人口半数的本地居民散居在新泾镇各个小区。同一屋檐下,他们和市区动迁、买房的老上海人,以及来沪工作学习的新上海人生活在共同空间,在这些混合型小区里,他们能否异口同声地说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我最关心的问题。
  隐形的碰撞,交织的矛盾
  走进很多小区,第一眼就会看到不少居民习惯聚在一起闲话家常,这是本地居民最平常的习俗。从农民身份变为城市居民,他们把保留农村习俗化为了表达对土地留恋的最好的方式。同样的,这份归属感也使得他们对应担负的居民义务较为敏感,由此产生的物业管理等问题,在纯农民动迁小区、混合型小区中更为突出。这些问题的根由,主要是本地居民与城市居民生长环境等不同,在思想认知、生活习惯、职责承担等方面有着无形的不融洽。
  在大调研中,我细数33个居民区列出的问题清单,几乎没有一家能够绕开历史遗留问题这六个字。比如早期商品房的电梯维修经费有困难、售后公房小区房屋屋顶漏水、农民动迁小区活动室配套面积不够等等,每一件都是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我们在努力破解难题的同时,也看到在理清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产生的难点与当下落实社区治理工作之间存在的不协调。
  2016年,镇里实行了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让全镇20082名合作社成员按农龄每年享受集体企业收益的分配,这只是我们对全体农民能共享城市化进程红利,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均衡化的第一步。但因城市化过程的不同阶段,所带来的收入分配之间的差异,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发展的不均衡性,这仍然是当前镇党委政府所面对的主要矛盾之一。
  新泾镇住宅小区类型分明,东部商品房、西部农民动迁房、中部售后公房、南部别墅区,另有29个混合型小区分散布局。社区布局之间,因小区类别不同、人群不同,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不平衡的,这也是我们所必须面对的工作需求。
  现实中矛盾与差异交织,我感到如何把党建引领作为一根红线贯穿社区治理始终,从而化阻力为助力,是新泾镇进入城市化冲刺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需求圆规绘共识,用共识凝聚暖人心
  打开新泾的地图,一个超大型混合型社区跃然纸上,治理的出路在何处?这五个多月的调研,我逐渐摸索出了三个解题点。
  第一,党建引领,发挥组织优势是核心。新泾镇地域大、小区多,在居民小区,党组织要实现价值引领,只有把细胞变更小,组织力才能变更大。建立由党员带头的自治团队联盟,由党员带头的楼组联盟,由党员带头的邻里联盟,组织触角一再延伸就能让群众获得感更实在。如天山新苑小区的电梯存在严重老化的问题,双流居民区党总支带领党员群众等骨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最终落实了小区13部电梯的维修。
  第二,对接需求,推行分类施策是根本。新泾百姓的需求是什么?混合型社区里的声音是不一样的,给不同的需求以怎样的回应,我们要做的是分类施策。如新泾北苑小区是纯农民动迁房小区,居民区党支部牢牢把握本地居民“同村同根”的实际,以群众动员群众的方法,最终以85户天井违章全部自封门的整改形式落实了自拆率100%的目标。
  第三,居民自治,展现理念融洽是关键。党建引领下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是新时代为民服务的新路径。努力实现管理自治、服务共治、教育德治、平安法治,根据群众的需求,创新搭建群众喜闻乐见的平台,就能让更多的居民走到一起来。如天山星城居民区党总支打造“亭文化”品牌,将本地居民、上海居民等不同群体聚合起来,形成较好的凝聚力,落实了门厅扮靓、小区道路改造等一系列群众期盼的实事。
  从混合到融合,共识的形成是人心的凝聚;从转化到同化,价值的认同需要旗帜的引领。肩负使命的新泾人,心中装有一枚圆规,需求是圆心、服务是半径、共识是周长,画好服务群众这个圆,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