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百姓把大礼包送到实处 长宁区医保中心服务居民务实到位
2018-6-22 11:58:27发布105次查看
仙霞街道独居老人吴阿婆已经90多岁高龄了,平时洗护非常不便。大调研工作开展以来,长宁区医保中心工作人员了解到吴阿婆的情况符合申请长期护理保险的条件,便向老人普及了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并提出帮助她申请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之后,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探望,跟踪整个申请评估流程。如今,吴阿婆已经顺利申请到长护险,开始享受长护险的待遇:每天有专业的护理人员上门为其服务,还能为她洗澡、洗头,让她的日子更加舒心。
今年1月1日起,长期护理保险在全市铺开试点。长宁区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统一思想、高效联动、优化流程、缜密布置,通过各经办机构、评估机构、护理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协同努力,使长宁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平稳、有序、健康地开展。1-5月,全区10家街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共受理长护险申请4332人。4家评估机构在区卫计委、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支持配合下,确认评估3572人,上门评估2831人。居家服务总人次81971,1-5月份结算评估费用58.22万元,护理费用796.32万元。
大调研期间,医保中心前往长宁区全区10个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进行走访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倾听街镇受理点工作人员在受理接待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根据已经发现的问题,医保中心扎实推进监管app应用,对护理站的管理层和护理员开展app安装和使用培训工作。通过确立目标、逐层培训和分步实施,计划监管app的安装率和签到率达到100%,在使用过程中促使护理站在提供护理服务时牢固树立规范操作,规范服务和科学管理的意识。
长宁区医保办在大调研中发现,对今年在全市铺开试点的长护险,仍有很多人不了解,在评估结果出来后需申请人领取评估结果告知书这一环节。实际操作中,很多老人不便出门领取,或者有的老人由子女代办,往往在工作日无法前往领取。面对老人们的实际困难,街镇医保专管员联系居委老龄干部,并委托他们把评估结果告知书送上门,对于子女代办的,专管员除逐户打电话通知领取外,周末也安排人员进行接待,切实解决了告知书领取的问题。
探索建立和培育长护险第三方评估指导管理机构方面,区医保中心与区卫计委、民政联合,通过3个月试点工作,面对出现的问题,比如评估质量、护理质量、继续教育和信息汇总等,探索建立与长护险的配套机构(功能涵盖评估等级的鉴定、服务供给的遴选、护理员的继续教育、护理质量的监管和大数据分析),以保证长护险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
在大调研过程中,医保中心注重问需于民,在真解决问题上下工夫,化解难点设计优化,过程与统筹兼顾。根据大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区医保中心以“医保社区课堂”为载体,结合咨询互动、发放资料和媒体放送等方式,加强政策宣讲。同时联合区民政局做好10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纳保工作,并有效衔接好民政条线居家养老的老人平移工作,全力保障参保人的权益。通过调研搭台,让医保中心能直面问题中心,真正当好服务街镇百姓的“店小二”。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