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吴淞中学2017届赴法留学生分享留学感悟
2018-6-22 9:50:25发布103次查看
2015年11月,吴淞中学与法国大学科技学院院长联盟国际项目负责人olover ribault先生在法国驻上海总领事教育副专员xavier luce先生的见证下,签订了双方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吴淞中学优秀学生在校长推荐下,经考试合格,有资格进入法国大学科技学院学习,2017年我校有十位优秀同学被法国公立大学科技学院院长联盟录取,并进入法国精英工程师学院学习。
一晃一个学年过去了,这些小伙伴们渐渐习惯了在法国的学习和生活,他们都有了怎样的体验和感悟呢?
不知不觉也已经在法国生活了一年了,明年也将奔赴全新的大学生活了。一年下来,有着颇多的生活体验。
第一年的学习生活并不是那么的紧凑,与国内相比,这里会给予你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管理和学习,想要学好课上的基础知识并不困难。最大的困难还是语言,要把自己在国内学过的知识转化成另一种语言和体系理解,听懂了就什么都不难。轻松的课程并不是让你彻底的放纵自己,该上的课,该做的作业必须要完成。此外,丰富的假期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来融入这里的生活。
可能有人会觉得第一年应该认真的先把基础和语言学好,不该贪玩。但是在这里,老师会鼓励你在假期出去旅游,多看看,多交流,只有实践才是最好的提高交流水平的方式。一年间,我也去了不少的地方,浏览了不少国家的风景。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多走出去看看吧。
与中国不同,虽然是住宿舍,但都是单人间。没有室友的陪伴,有时会略显孤独,但是其实同学们住的距离也并不远,还是可以时不时串个门的。厨艺的提升大概是我今年的另一大收获了吧,从一个在家不做饭的人,到现在可以烧出一道又一道佳肴,我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学会照顾自己,料理自己,填充自己,大概就是这一年最大的收获了!
——2017届高三2班杨帆
我是2017届原高三三班的陈安生,我在17年九月前往法国进行为期一年的预科学习,我将在18年九月进入格勒诺布尔一大科技学院机械工程专业继续学习。
在为期一年的预科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法语、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职业规划及一部分专业课的体验,此外,我们还拥有充足的假期及非常多的活动。
法语的学习分成了听说读写四个板块,口语听力及写作课一般情况下一周有两节一个半小时的课,阅读课一周一节两个小时,再加上其他的课程,每天大约有六个小时左右的课时。数学及其他的理工学科大概一周分别有一节两小时的课。在职业规划方面,我们用了大半个学期的时间进行了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分析论文,这是一项小组作业,由所有同专业的同学共同完成。专业课大概是从下半学年开始,分成理论和实践课。理论课时我们会随本专业的大一学长一起听课,主要是为了初步了解所学课程,在四月份左右,会开始上实践课,有专业老师单独为我们du的学生授课。
除了这些课程之外,我们还有丰富的假期及课外活动。每一学年拥有四个长假,万圣节假(一周),圣诞假(两周),冬假(一周),春假(两周),以及一个将近两个半月的暑假。我今年的假期已经去了两次巴黎,和龙维的同学同去了卢森堡和比利时,在最近的春假我还去了德国。在上周末的时候,我们du的结业旅行去了图尔。
在这一年不到的学习生活中,我其实经历了很多,包括第一次独自一人生活,会有孤独,会想家,但更多的还是欢乐与美好的回忆,在此,我祝愿你们每个人也能够好好体验在不久的将来即将开始的异国征途。
—— 2017届高三3班陈安生
来之前有一点紧张,毕竟这是第一次外出一个人住,还是离家这么远的地方。小时候,一直很向往国外,对遥远的未知世界充满了幻想。其实直到两年前,我都还把它当做幻想来看待。没想到到了高三会有这么好的机会。但是,去年站在机场的时候,比起向往,没想到心里更多的是对家乡的不舍。说实话,上飞机的时候我就在想回来的时候怎么怎么样了。不过,等我真正来到了法国,在这呆了这么久,又有点舍不得这里的点点滴滴了。哈哈,很奇怪吧。在这里,我真的收获了很多。在家里,父母什么都会为你干,但是一个人远走他乡,我应该怎么办呢。刚来到法国,满脑子都是这个问题。但是,当我克服了种种生活上的困难,我获得的是一种奇妙的充实感。就是那种类似「啊,我终于长大了耶」的感觉。饭自己做,衣服自己洗,已经有点以后一个人工作生活的感觉了呢。
我所在的是法国的一个小镇,龙维。在国内一起学法语的同伴都去了别的地方。一开始觉得乡下各种不方便,人生地不熟,但是这里的人们都很亲切,老师也很友好,上课还会开开玩笑,也交到了新的朋友。而且,乡间的景色真的很美,就是我以前经常幻想的欧洲小镇的感觉。
现在已是五月末了,回国的日期也渐渐近了。也许很久以后,我再次造访这里的时候,会像我回家的时候一样感慨万分吧。
总之,先想办法走好脚下的路吧。国外的一切,都是如此的新奇有趣,这次旅行,我收获颇丰。总之,谢谢学校给的这个机会啦!
——2017届高三9班刘以恒
出国带给我的,一是眼界。被法国的家庭邀请去一起用餐,和同学自发组织去比利时旅游,甚至仅仅是漫步在古老欧洲风格的街道,都是曾经的我不敢想象的。
法国老人会精心打理花园;中年人喜欢运动到满身大汗;小女孩依然会跟着奶奶学针线活,穿着一针一线做出来的裙子;所有家庭都会在晚饭时,聊上两个小时。所有的一切,只有出国了,才能亲眼看到。有了眼界,便有了自己的判断。
其次是成长。最重要的是心态的成熟,当自己操控自己的生活,了解自己一切的消费时,才终于逐渐理解了生活。每周都要去买食物,都要充交通卡,要看看自己的房补有没有到账,支票要怎么使用,手机流量哪里最便宜,怎么去邮局寄信,怎么预订明年的宿舍……
一切的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学起来的,终于领悟到,人终究要长大,算是稍微体会了点走入社会的感觉吧。习惯后就懂了,独挡一面也不是那么难。
——2017届高三2班叶郎泽
刚来法国的时候,内心还是被喜悦和留恋所充斥着的,向往着接下来的美好生活。可当看到这个貌似村子的limoges,还总是有点失落的感觉,不似上海的繁华,周围也没有了熟悉的面孔,总觉得这日子有些难熬,转而想了想,也许熬一熬也就过去了。而现在,已是接近学期的尾声了,渐渐习惯了这儿的生活,但还是想家。
还记得在法国的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去超市,看到差比巨大的物价时,心里咯噔一下;第一次上课,在懵懂中结束了课程;第一次在法国坐sncf,感慨这火车的老旧;第一次遇到别地儿的国人,感受到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第一次和法国人交流,断断续续的口语令人尴尬,无奈之下只能微笑......每天过的日子很简单却也很劳累,没有父母在身边给你操心一切,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来做,做饭洗衣,打扫房间。学业算不上繁忙,却也不简单,那些看似在国内学过的数理化,往往在考试中会遇上看不懂题目的尴尬,而那些听力啊语法啊阅读啊,却常常令人为难。这么看起来,那些国外比国内轻松的传闻,似乎只是传闻罢了。
说来总有人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虽然法国人自己都不这么认为,而在法国学了近一年后,我想我不知道法语美不美丽,但却知道了这是门难学的语言,并且我也觉得这门语言似乎有那么些有趣,大概......la vie est dur. 虽然在法语交流上仍然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2017届高三3班沈仕杰
曾经的我换衣服换得是如此的勤快,脱下的衣服一件件随手往盆里丢,丝毫没有顾及父母洗衣的辛苦。现在,就算再累再懒也得硬着头皮一件一件洗干净,总比穿着发臭的衣服好吧。曾经的我一切都需要父母来安排,充值饭卡,寄邮件,订流量... 但现在,一切都得靠自己,去询问、去实践。此外,为了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我参加体育活动,放假期间,我也约了伙伴一同旅游,去探索其他城市,亲眼目睹了壮丽的风光,虽然小的时候父母带我来过一次法国,但体会实则不同,独自探索让我更加深入了解法国。
在法国生活的期间,我学会了独立,可以独自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了担当,为自己的一切负责。
——2017届高三4班徐宇鹏
来法国以后面对的不光是语言上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自制力啦,放假大国不是吹出来的,所有假期加起来相对于一年放了近两个暑假,而作业量和假期量更是成反比!所以对假期的安排就是最体现自制力的时候。合理安排的话假期是会很精彩的,一个法国好玩的地方就很多啦更别说这边出个国跟咱国内跨个省似的。
这里的学习压力跟高考比确实少了很多,但是时不时的大小测验也是很多的,而我们的最终成绩里这些平时成绩也是占了不小比重的!这里很注重小组合作和表达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口语课,老师每节课都带着一张写着所有同学名字的纸,你的每一句话都会被计分,不说的话当然就是没分了。
在这里遇到的老师都是很负责并且有耐心的,一切按要求来是不会有问题哒。
——2017届高三1班张贝聪
宝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