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组织浦东川沙新镇社区社会组织举行“社会组织使命和公信力”专题培训
2018-6-21 11:23:00发布82次查看
“什么是社会组织的使命”,“为什么说公信力是社会组织的生命线”一场别开生面的激烈讨论日前正在川沙新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会议室展开。
原来,这是由浦东新区川沙新镇社建办资助,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主办,浦东新区川沙新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平台方的“善行川沙”社区公益创投项目“川沙新镇社会组织培育与能力建设”项目所举行的“社会组织使命和公信力”专题培训活动。
活动邀请了上海卓越公益组织发展中心理事长,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顾问,国内资深实务派公益培训、咨询专家徐本亮老师担任主讲嘉宾。徐本亮老师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思想的信奉者和传播者,长期从事于公益组织的咨询、能力建设和战略发展规划培训指导,他围绕着学员关心的两个主题旁征博引,侃侃而谈。
他说,十九大后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一是,社会组织的政治地位更高了;二是,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中的主体地位更突出了;三是,社会组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更重要了;四是,社会组织的服务机会和发展空间更多了,面向新未来,社会组织要有新作为。
徐老师强调,使命就是组织的目的和组织存在的原因,指明最终你想让别人记住你什么。社会组织是为使命存在的,它们的存在是为了改善社会和每个人的生活。使命可以使组织制定目标。使命可以使组织全体成员拥有共同愿景,明确努力的方向。使命可以界定谁是客户及市场定位。使命可以使组织争取更多的资源。一句话,社会组织是为使命存在的。
在讲座和讨论中,徐老师也一一了解了培训班学员所在社会组织的使命界定的内容,进一步强调了有效使命的形式是:服务对象”加“结果”,字数一般不超过15个字。并对社会组织的使命是否需要调整?如何调整?提出了积极建议。
在讨论社会组织公信力主题时,徐本亮老师说,一个社会组织的最大财富是公众的信任,而信任是必须被赢得的。公信力是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它具体表现为财务的公信力、法律的公信力、项目的公信力、程序的公信力。社会组织公信力的建立,有助于增强受益群体对社会组织的信任、理解、支持,更利于开展公益项目。有助于处理好与社区及各方面的关系。有助于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和理解。徐老师用对社会组织而言“公信力决定了有没有钱,使命决定了有多少钱”结论,结束了讲座和讨论。
徐本亮老师的讲课结合社会组织的实际和需求解疑释惑,与学员共同探讨社会组织的发展方向,获得了川沙新镇社会组织成员的一致点赞和掌声。大家也期盼着能早日分享到徐本亮老师最近准备编辑出版的《社会组织管理精要十五讲》的研究成果。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