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奉贤新闻

做好“微创新”这篇文章学习贯彻李强视察奉贤指示精神(六)

2018-6-21 12:00:00发布92次查看

村干部“下楼”集中办公,让村民一进门就能“找得到人、办得了事、说得上话”。前不久,市委书记李强来奉调研时,就高度肯定了这一创新社会治理的“奉贤模式”。他说,社会治理就是要从实际出发,从百姓所需所盼切入,服务内容要贴近群众需要,服务模式要契合百姓生活,切实办好“家门口”为民服务。

村干部“下楼”集中办公看似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却能实实在在让办事群众不跑冤枉路。奉贤需要更多这种局部的“微创新”,实现“以创新社会治理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的梦想。

着眼社会治理的“微创新”,前提就是从群众需求出发,让每一个创新、每一点改进都能便民、利民。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单位、部门虽对工作流程、工作方法进行了所谓的“创新”,但却没有根据群众的需求“对症下药”,成了为创新而创新的无用功、花架子。要知道,群众满意是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止步于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而不去探求“一切围着基层转”的真正含义,那么“微创新”就难以及时解决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就难以实现社会治理的精细化。

着眼社会治理的“微创新”,核心就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让“共同治理”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鼓励每一个人立足自身岗位,针对工作流程、工作方法、服务技术中的小问题、小细节,不断提出改进建议、创新意见,“涓涓细流归大海”,就能不断推动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科学性和人性化,就能使每一项治理活动更精细、更有效,逐步提升社会治理的整体水平。

“微创新”是善治的量变基础,政府应该主动作为、真正作为,为“微创新”提供宽松的成长,呵护“微创新”的萌芽,助力“微创新”的成果,根据客观情况和群众需求的改变不断调整“微创新”,让“微创新”成为气候,做好“微创新”文章,推动“微创新”涟漪式的扩散效应。

 

 

 


奉贤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