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黄浦新闻

垃圾分类落实究竟难在哪儿

2018-6-21 0:00:00发布90次查看

上海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各种生活垃圾的产生速度也让人犯愁,垃圾分类也成为化解“垃圾围城”危机的必由之路。作为国家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上海在垃圾分类落实上还是有些差强人意。为此,本市正在积极开展生活垃圾管理立法工作。
为了解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日前,部分市人大代表参加市人大代表联系社区活动,围绕百姓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和生活垃圾管理立法,听取意见建议。
现状:
垃圾分类知晓率高参与率低
人大代表一行来到位于黄浦区的瑞康里,弄堂一角已经装上了崭新的干湿分离垃圾箱,箱门上还贴有对应的分类图示。垃圾箱每天有固定的时间段让居民分类投放,由两名志愿者分别担任分拣员和扫描员,配合管理。据了解,黄浦区多个老旧小区都在开展垃圾分类推广工作,根据场地条件、居民户数、垃圾生产量等情况,小区里的一部分垃圾箱推行“干、湿、有毒有害、可回收”四分类,另一部分推行“干、湿、可回收”三分类。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黄浦区人大代表、黄浦区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主任委员徐文虎引用了一组媒体数据:“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在90%以上,但参与率只有20%。”他指出,垃圾分类的现状是形势逼人,迫在眉睫。
垃圾运输企业代表、上海程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冠雄也对“垃圾围城”有着同样的担忧。他说,现在整个垃圾的处理链条都是在满负荷运作,就在会议的前一天,他还在紧急处理15辆车的垃圾转运不出去的问题。田冠雄表示,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首先要从大型餐饮商业广场做起。他以所在区域的33家餐饮商场为例,“如果它们的干湿垃圾一分类,30吨湿垃圾立马分出去。”
黄浦区是老旧小区相对集中的地区,而老旧小区由于居住条件较差,外来人口多,垃圾厢房小且少,种种原因制约了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有居民代表反映,老旧小区由于老年人居多,不少老年居民对垃圾如何分类还不是很清楚,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让老年人搞清楚如何进行分类。
探讨:
垃圾如何更好分类
垃圾分类抓好源头是关键。目前,上海对生活垃圾分类实行的基本是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四分法。对此,市人大代表金缨建议能出台一个更明确的、简易可执行的分类,促进垃圾分类更好落实。金缨认为,上海人口众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垃圾分类标准的制定应该就低不就高。“最好能按照小学生的认知来定分类。”金缨表示说。
黄浦区绿化市容局副局长项兆弘则认为,目前四分法已经深入人心,如果重新调整可能会给前期的工作带来影响。
田冠雄则坦言,垃圾分类标准的制定很难做到让每个人都清清楚楚。他认为无论垃圾怎么分,关键是要有可持续性,要对市民长期做宣传教育。他表示,正在进行的垃圾分类立法对分类标准的可持续性将起到积极作用。
在徐文虎看来,垃圾分类不仅仅是绿化市容局面对的行政难题,也是社会综合性的难题。他指出,生活垃圾产生的主体是居民,因此居民是主要的责任主体。物业管理公司则要承担起管理上报劝阻的义务,居委会要起到组织发动宣传的作用。有了固定的机制,生活垃圾分类才能形成长效机制。徐文虎认为,对垃圾分类只奖不罚不行,必须要有法律的约束,对不依法分类的行为要有处罚。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期望:
垃圾回收网点更多些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金缨认为要重视垃圾回收问题,“过去有回收站,所以我们习惯把一些可回收垃圾分拣出来。”金缨表示,要让老百姓自觉垃圾分类,还要强化垃圾回收环节,通过提高回收费用等手段,增加老百姓对于垃圾分类的参与度。
徐文虎指出,在发展市场化垃圾回收的同时,对于老旧小区较多的地区,应设立一些国有企业的垃圾回收点。同时,可以用财税的政策进行调控,为企业减负,提高企业参与垃圾回收的积极性。
垃圾分拣企业负责人范志华表示,可以从快递行业减少包装物、餐厅推广光盘行动等手段,让垃圾从源头减量。
市人大代表张婷婷建议垃圾分类的管理要精准,管理的投入和资金的全链条保障非常关键。“要有一套落地有保障的管理,才能确保垃圾分类从前端到末端的执行效力。”
黄浦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