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淞沪抗战最感人一仗——参观上海四行仓库抗日纪念馆
2018-6-21 9:32:36发布107次查看
1937年,国民政府为了避免从北向南撤退,制定了从东向西引入日军的目标,同时为了引起国际社会注意,在有大量英美租界地的上海发起了淞沪会战。会战持续了三个月,聚集了60多万国军,其中有穿着草鞋从四川来的20多万川军及其他地方部队,还有中央军所有精锐。其中一仗是我印象最深的,被我认为是淞沪抗战中最感人一仗,最近有幸去参观了这一仗纪念馆,那就是37年10月底的上海闸北四行仓库保卫战。
注:图为现在的四行仓库
会战持续两个多月的时候,上海大部分已失守,国军主力准备全部撤退,留下88师(师长孙元良,其子是秦汉)的一个团垫后,由黄埔四期的谢晋元团长指挥,全团大概有400人,对外宣称800,史称八百壮士。全团据守在苏州河北沿岸的四行仓库楼中,苏州河南岸是英美公共租界,那里一片太平,日军不敢进攻,北岸和西岸已经全部被日军占领,谢部孤军在仓库中抵抗大批日军的疯狂进攻,租界中的国人沿着苏州河南岸,高举国旗呐喊助威,仅有一条河分隔,他们不能过去,军队也进不来,租界里的国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往北岸的四行仓库里扔吃的和用品。战斗持续了四天四夜...
注:图为现在的苏州河
战斗进行到了最关键时刻,此时为了鼓舞士气,团长谢晋元决定在仓库顶升起国旗,但驻守地没有找到国旗,于是通过军方联系租界,租界在得到这个消息后,有一个女童子军叫杨惠敏,自愿冒着枪弹危险渡过苏州河去送国旗,于是她把国旗裹在身上,跳进苏州河冒着枪林弹雨从南岸游到了北岸,全团将士看到国旗后极为振奋,也被小姑娘的勇气感动,面对日军一轮又一轮的进攻,仅以伤亡二十几人的代价打死几百日军。最后掩护主力的任务完成,经英国人同意,全团决定撤退到租界内。
由于英国人不敢得罪日军,撤到租界内的国军被全部缴了械,也被禁止逃出租界,于是全团将士在没有武器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每天举行升国旗仪式,没有旗杆就用木头立个杆子。直到有一天谢团长被潜伏的特务暗杀...
注:图为纪念馆中模拟的情景
有时候,我特别希望我也生活在那个年代,充满了家国情怀,有无数感人的事迹,往后我也会时不时写几篇抗战中的其他事迹。倘若有一天国家受到侵略,只要国家需要,余立刻参军。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