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房加装电梯是近年来的一大民生热点话题,由于利益牵扯众多、居民征询困难、过程审批复杂等因素,尽管有上级文件指导,但推进过程缓慢。上周,洋泾街道泾华小区传来好消息,小区6号楼加装电梯事宜敲定,业委会已经与电梯公司签署合同,预计9月完成施工。该工程为浦东首例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
工程具有先天优势
在洋泾街道114个住宅小区中,有46个老旧小区,其中绝大多数是没有电梯的老式多层住宅。近年来,老年居民要求加装电梯的愿望愈发强烈。
泾华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小区内共有一梯四户六层楼房31幢,均无电梯。小区内居住了476户,共计1376名居民,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9%,老年人上下楼难的问题较为突出。
而与小区内其他楼房相比,6号楼在加装电梯方面既有现实的迫切需求,又有先天优势条件。6号楼2层及以上居住了57名居民,其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有37人,占比65%,加装电梯的需求强烈。此外,6号楼底楼是居委活动室,适合加装电梯的建筑面位于背阴角落,因工程带来采光变差、噪音污染等问题导致的居民阻碍很小。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是一项综合性和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需要党组织当好“主心骨”和“带头人”。因此,泾华小区所属的巨野居民区党组织从居民提出意向之初,就予以高度重视,多次牵头召集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房办、安监等各方召开居民区“七位一体”工作会议。
由于加装电梯工程涉及规划、监管、消防等多部门,项目推进过程中,党组织发挥牵头作用,带动多方形成合力。例如项目进入方案设计阶段后,电梯用电事宜遇到困难,居民希望将一楼居委活动室的一个闲置电表挪作电梯使用,让电梯用上民用电,以减少日后运营成本。街道方面与电力公司开展沟通,最终成功申请到了民用电指标。
预计今年9月完工
而在项目的具体推进过程中,居民自治发挥了“主角”的作用。相关文件规定,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需要得到小区三分之二以上业主的同意,以及加装幢90%以上业主对改造资金分摊、后期运行维护保养费用方案等认同。为此,居委会多次召开听证会、协调会,就电梯建设费用分摊和后期维护保养等事宜反复协商,最终20户居民全部同意电梯安装。
最终,2-6楼业主分别承担电梯安装费用的2.5%、3.75%、5%、6.25%和7.5%,电梯日常运行产生的电费、维护保养费用等,按照实际发生额由用户平均分摊,费用按季度收取。17户居民先期签署了相关协议,另外3户居民签署了补充协议,同意安装电梯,但出于个人原因暂缓出资。
随后,6号楼中5名居民骨干成立了一个电梯自治管理小组,全权负责小区整体征询工作,以及申请材料的整理工作。4月底,小组收到了新区建交委的同意答复,至此6号楼加装电梯进入正式实施阶段,上周小区业委会与电梯公司签署合同,工程预计于9月完成建设。
“加装电梯项目的难点在于业主意见征询和建设资金自筹,同时,项目审批和监管又涉及多个条线,需要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洋泾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泾华小区6号楼工程,打开老旧小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