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中小学非通用语种学习计划成果展示暨“上海市中小学非通用语种学习计划项目实践基地”授牌仪式举行。
普陀区甘泉外国语中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被授牌为“上海市中小学非通用语学习计划项目实践基地”。
在授牌仪式上甘泉外国语中学12名学生带来的泰语朗诵国学经典《论语》和泰语歌舞演绎经典中文金曲《甜蜜蜜》作为开场节目。
尚阳外国语学校学子们带来的意大利语表演唱《草原上的幸福生活la vita felice nella grande prateria》则作为压轴节目,受到了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2014年,市教委启动了上海市中小学非通用语种学习计划项目,并委托上海外国语大学具体实施。3年多来,已在全市7个区的15所中小学开设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土耳其语、希伯来语、瑞典语、希腊语、泰国语、阿拉伯语、波斯语等9个语种课程18个教学班,约350名中小学生学习。项目受到了学生、家长和学校的肯定和欢迎。
作为一所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甘泉外国语中学以“日语见长多语发展”的办学特色,呼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陆续开设了以“英、日、德、法、西”为第一外语,“英、日、德、法、西、韩、泰”为第二外语的丰富多彩的多语课程,为国家和上海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多门语种的后备人才,为“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才保障。
尚阳外国语学校自2015年3月起,在市教委、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区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开始探索非通用语种意大利语的学习。三年来,市教委以专项资金资助,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师到校教学指导支持,尚阳的意大利语学习得到了良好的开展。
今后,市教委将进一步携手上海外国语大学、各区教育局共同打造一支青少年非通用语种教育教师队伍,引进、编写一批青少年非通用语种教材,探索一套青少年非通用语种教法,完善青少年非通用语种的衔接教育,促进上海市中小学的国际理解与非通用语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和上海市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非通用语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