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闵行新闻

初心中的朴实修养

2018-6-20 0:00:00发布91次查看

  初心是人最初的一种心愿。这种心愿是根据个人的环境或处境而养成的,具有美好性,期待感,其想法纯真、朴实,自然而然地孕育着一种朴实的情怀和一种人性为善的品德,蕴含着一种朴实修养的美德。

  这种朴实修养,是受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洗礼并不断革新,主要是“仁义礼智信,忠孝睇慎廉,勤正刚直勇”。这些传统的道德思维,根直在我们的血液,伴随着我们的心灵,一直影响和引导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在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言行和习惯的领域里得到修炼,让我们

心灵深处经历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达成一种境界,这个境界就是人们常说的做人的基本涵养,也就是说一个人形成涵养,才有修养。也是大家常说的一个人的素质。人有了这种素质,才能完成初衷。个人的修养是约束我们行为的无形力量。

  我们不忘初心,其实就是不要忘记心里起初泛起的那朴实和做人的厚道,那种起始的美好心愿在人的生活中历经磨练和绽放。但在生活的经历中,一些人改变了起初的心念,丢掉了朴实,失去厚道,当初的理念瞬间夭折在得到和尚未得到的幸福里;有的在物质的利诱中,多了些私欲,膨胀了幻想,起初的心愿在刚刚露出希望时,就掉进了冰冷的世界里,失去了艰辛的追求和即将盼来的幸福。

  从农村或山村走出来的人,在心里都有一段自己起初向往的美好记忆。那个时代那个环境,那时的父母对儿女最原始的想法;娶媳妇盖房子,养儿防老,生活好些。也有相当一部分平民百姓,把家庭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儿女身上,读点书,学点文化,不像父辈那么受苦,那么受累。于是,村里出现了一个个苦苦求学的孩子,通过学习来改变家族世代农耕的生活,不再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农村,走进城市,享受城里的生活,拥抱幸福,在乡邻面前为父辈添份荣耀。这种初心是传统的、大众的,生活的基本愿望,涵盖着一种朴实的修养,一种饱含人文美德的情操。

  在城市,有人渴望物质,也有人追求精神。多数人渴望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尽早过上小康生活。也有的想法是工作之余有个释放闲情逸致的地方,喝茶、聊天、谈心境,话生活;也有的是想周末能带上爱人和孩子、同学与友人到城市的周边,其乐融融地度着悠闲的时光。苏轼有句名言:“守其初心,始终不变”。生活中,当财务横流“三观”动摇,一些人的私欲从心底像潮水泛起,人的初心发生突变,思想开始忙乱,私心开始加重,道德开始沦丧;厚道被私利覆盖,善良被贪欲侵蚀,品行被野心吞没;修养驾驭不住初心,生活多了些颜色,初心在生活中开始分心“变轨”,不得始终。一个孩子,假如在父母的熏陶渐染下,想的一夜成材,一鸣惊人,最终心情狂躁,结果事与愿违,夭折在初心的摇篮中;一个干部在成长进步的人生路上,起初干劲十足,信仰十足,可在追求的路上淡忘了起初的理想,处事的信念,做人的原则,最终断送了政治前途;一对夫妻,原本恩恩爱爱,生活有滋味,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些人忽视家庭责任,忘掉结婚的初衷,忘了婚姻殿堂里的表白,也就做不百年好合,白头到老。这些初心的变化,实际上是人的修养发生了变化。当人的修养驾驭不住心里的欲望,把持不住起初的心境,人就会失去理智,失去德行,没了诚实与厚道,违背原则,破坏道德,祸害社会……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告诫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多想想起初的宣誓,想想起初加入革命队伍的初衷,不忘党性的修养。这个修养是共产党人高尚的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操守,是共产党人的党性。






闵行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