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镇书记大调研手记|张江镇党委书记沈健:这户居民的需求为何牵动了一区多部门的心?
2018-6-19 14:22:51发布86次查看
图片说明:沈健担任张江镇调研组第一组组长
图片说明:几个月的走访调研下来,沈健深有感触
努力把工作“做完”,用心把工作“做好”,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对基层党委、政府来说,“好”的直接评判标准,不一定是非要把事情无条件的解决了,才算好,而是要看是否用心在做,是否把工作做到了居民群众的心坎里,是否得到了老百姓的真心认可。
根据浦东新区的统一部署要求,今年初我们推开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大调研。全镇共安排了13个调研组,我是第一组组长,对应4家单位和1个村。
走访调研的过程,不仅是了解、收集问题的过程,更是解决问题和回访的循环。几个月的走访调研下来,我深有感触。
春节过后,在到环东中心村的调研中,我恰好遇到了一户之前曾主动约谈过的居民。大半年前,刚好是环城绿带开天窗补绿工程张江镇段项目启动的时候,这户居民通过不同渠道多次反映:自己家和即将实施的动迁征收项目距离很近,影响较大,想申请带拆。听到这个情况后,我要求镇相关部门共同约谈了该户居民。
通过约谈了解到,这位居民的房子地处张江镇环东三灶队,一家5口人独门独户,东边紧贴作为永久保留建筑的碧云净院外墙,西边与被征收地块红线仅5米距离,南为寺院停车场,北为空地。经研究讨论,我们初步判定,该项目实施动迁后,这个区域只剩下这一户人家,以后出行和基础设施上肯定有较大影响,而且如果此次不予以动迁,在今后较长时间内基本没有动迁安置的可能。
针对这一客观且实事求是的情况,我们及时向区有关部门作了沟通,并会同区民宗委、重大办、区征收事务中心、第四征收事务所和环城绿带项目公司的相关同志,召开专题现场会,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踏勘确认。之后,又与新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联合致函,向新区建交委、重大办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得到了建交委主要领导的重视。
由于该项目周边的居民房屋在那段时间已开始陆续拆除,该户的水、电管线需重新排放,平日出行和安全隐患等实际问题日益凸显。事关群众最基本利益的保障,因此镇征收办、统战部门责无旁贷,要积极与新区沟通,实时跟进,了解阻碍因素,力争尽快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期间,碧云净院也专门找到我,并发来了专函,希望政府从支持宗教工作角度,解决该户居民带拆问题。为此,我又向区委常委、统战部长金梅同志作了专题汇报。金部长在第二个星期就带领区民宗委等部门领导,专程来到碧云净院调研,认真听取了寺院方面的意见。
今年3月8日,新区建交委、发改委、规土局、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又派人至现场踏勘,并由新区建交委副主任康永良主持召开了专题例会,又一次听取了该户的具体情况和诉求,并提出了原则同意带拆的意见。之后,镇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在最短时间内完善了该户居民家庭的数据录入、面积认定公示等前期手续。最终,在4月26日正式与该户签订了补偿安置协议。
在办理完所有相关手续后,5月16日,该户居民全家出动,专程向镇党委、政府赠送了锦旗。至此,这个极有可能演变为历史遗留问题且引发反复上访的难事,得到了圆满解决。
近几年,各级党委、政府、各个条线都在逐步推行群众满意度的相关调查,12345热线和信访件要做满意度的回访……说到底,基层党委、政府工作做得好不好,重要的是要听居民群众的评级。因此,我认为这样的改变很好,不仅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更是对传统考评机制的一种强有力的补充。
在基层实践中,还有许多类似的民生问题,虽然我们并没有拍板权,无法直接予以解决。但我认为,基层党委、政府同样能发挥好桥梁的作用,畅通群众反应问题的渠道,搭建沟通协调的平台,集合多方之力,促成最终的圆满解决。这同样也是“全心全意为民谋福祉”的一种重要体现!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