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多部门联手打造世界杯文明观球氛围
2018-6-19 10:15:59发布107次查看
徐汇区衡山路、高安路、永嘉路等区域,是上海“老牌”酒吧集聚区,在丰富夜上海生活的同时,噪声扰民等情况也时有发生。眼下世界杯来了,这些酒吧对周边居民们的“折磨”会加剧吗?
晚间22时:酒吧街人声鼎沸
6月8日晚,22时,高安路永嘉路路口。记者看到4家酒吧紧挨在一块,每家都在屋檐下设置了10来张露天座椅,西玛酒吧一位顾客随口跟记者说:“这家店开了很多年了,每回世界杯和欧洲杯,这里都会有很多客人。”相邻的“neigo bar”,墙上挂着的65寸大彩电,正播放着足球赛事。门口服务员告诉记者,他们店营业时间一般到凌晨2时,世界杯期间,会根据赛事延长。
站在酒吧门口,记者点开了手机上的分贝测试app,显示分贝数在71-84db之间。按照国家要求,夜间10时以后,营业场所的噪声指数不得高于50分贝。加上聚集效应,分贝数显然已经超标。
现场执法:劝导、指导和督查并举
6月9日晚上,记者跟随徐汇区环境监察人员一起出动,来到安福路53-57号酒吧。见到身着制服的执法人员,西班牙店长匆匆赶来,用流利的中文强调酒吧已经整改,不播放背景音乐。执法人员当即指出,虽然没有背景音乐,但门窗全部打开,顾客的喧哗声仍然会影响到居民。
执法人员开具了“调查约见书”,并要求立即关闭门窗;同时敦促店长在世界杯期间,主动告知顾客不要大声喧哗。如果下次检查再次碰到违规情况,环保部门将启动按日计罚程序。
环保部门:重点部署世界杯期间噪声扰民方案
徐汇区环境监察大队队长王锡林介绍称:一般来讲,整治夜间噪声扰民,需从三个层面入手,第一是控制声源,第二是要求关门关窗,第三是严禁跨门经营。做到这三项,噪声能够得到有效遏制。
但在具体实践中,人声扰民是最难以控制的“变量”,需要公安、市场监管、街道等多个部门“打组合拳”。为此,环保部门前期已经召集酒吧经营者培训,世界杯期间,将根据赛事情况做动态抽查,与多个部门展开联动执法。一旦发现经营者违反规定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环保部门将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