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一年减少了4万家,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的川菜馆数量直线下滑,川菜市场正在迎来关店潮——一段时间以来,“川菜危机”的声音此起彼伏。
据业内分析,地方菜系的崛起、消费者口味从刺激的重油重辣型向更健康的清淡鲜爽型转变等是川菜店减少的主要原因。
但也有观点认为,川菜店减少并不意味着川菜的衰落,市场的充分竞争往往导致门店准入门槛更高,水平较低的门店自然会被淘汰。
你爱川菜吗?知道国人最爱吃什么菜吗?透过数据告诉你——
餐饮市场有多大
01
餐饮市场规模从1978年的54.8亿元升至2017年的39644亿元。
1978年,中国餐饮业尚处在计划经济时期,当时的酒楼饭店大都归属公有饮食服务公司。
1980年9月30日,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家个体饭馆——悦宾饭馆在北京美术馆翠花胡同一开张就引发轰动,慕名而来的外国使馆人员预订排到了两个多月。
1978年,全国餐饮业营业网点不足12万个;而截至2017年,全国餐饮企业已达465.4万个。
目前我国餐饮业网点中,个体、私营和三资企业为代表的非国有经济的比例已占到95%以上,成为行业主体。
02
1978年,餐饮从业人数104.4万人;如今,餐饮从业人数约3000万人。
随着餐饮消费方式的变化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持续高涨,餐饮用工更侧重小时工和临时工等。
改革开放40年,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已经从吃饱吃好转变到吃出特色、吃出文化、吃出营养、吃出健康,人们对外出就餐呈现出更高意愿。
1978年餐饮人均年消费不足6元;而到了2017年,人均年消费达2852元,增长约500倍。
03
餐饮业包括正餐、快餐、火锅、团餐、清真、休闲简餐、国际美食和小吃八大业态。
其中,快餐、火锅、正餐(包括餐馆酒楼和宾馆餐饮)具有传统优势,占比相对较高。
04
作为传统餐饮大国,我国形成了鲁、川、粤、苏、闽、浙、湘、徽等八大菜系。
透过数据,来看看八大菜系哪家强?
05
互联网 餐饮
过去餐饮企业营销渠道单一,主要依靠门店营销。近年来,餐饮行业不断受到互联网渗透。
其中,2017年有59.7%的消费者在用餐结账时使用移动支付,同比增长67.7%。
健康化、年轻化概念更凸显
对食材本身的重视程度提高,迎合消费者对于健康饮食的追求,健康、绿色、自然的轻食逐渐流行。
就餐体验越来越重要
门店的装修、食物的吃法、美食的色香味意形、餐厅的视觉设计等均是消费者就餐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