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
商务部、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共同认定并发布了
首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公示名单
徐汇区成为全国13个入选基地之一
是上海的唯一一个入选基地!
本次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评审认定工作由商务部、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4个部门联合开展,经地方申报、专家初审、部门复核等程序,共认定13个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徐汇区在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推进大会上做了交流发言,徐汇区副区长陈石燕介绍,下一步,徐汇区将整合区域优质文化资源优势,发挥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的集聚、引领和辐射作用,创新贸易方式,培育市场主体,完善促进体系,鼓励本土文化走向国际市场,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一定行业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对外文化贸易龙头企业,将徐汇建设成为规模更大、辐射更广、作用更强的文化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带动文化出口增长和结构优化,为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提供支撑。
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的重要行动,对建设以文化出口为导向、培育较强辐射力的功能载体很有意义。
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公示名单
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
上海市徐汇区
江苏省无锡市
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
湖南省长沙市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四川省自贡市
云南省昆明市
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
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
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徐汇)基本情况
徐汇区是上海的文明之源,西南门户。面积54.9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8.56万,其中户籍人口92.08万。
徐汇区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明末文渊阁大学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曾在此立说,开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先河。目前,区域内汇聚了上海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京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知名文化院团和宋庆龄纪念馆、巴金故居、钱学森图书馆等著名文博场馆。
2015年徐汇区文化服务重点企业出口额0.5亿美元,2016年增至0.7亿美元,全市排名第一。区域内拥有一批知名文化产业品牌,影视产业集聚了上影集团、尚世影业、东方梦工厂、企鹅影视等龙头企业。同时,依托腾讯、东方明珠新媒体、巨人、游族、淘米、米哈游、恺英等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大力发展动漫网游、网络视听等领域,积极布局vr技术、二次元、网络剧等新业态,打造数字文化产业高地。区域内西岸艺术品保税仓库与新加坡自由港合作,打造国内首个纳入自由港全球服务体系的艺术品保税综合服务平台,已经为苏富比、佳士得等百余家艺术机构提供艺术品专业服务。2018年以来,已经流通展品近120件,总货值逾9亿元人民币。
目前,西岸艺术品保税仓库二期工程正在有序推进,西岸艺术展示中心也正在规划筹备中,将形成集艺术品展示交易、仓储物流、专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艺术全产业链。
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徐汇)建设内容
在推进“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中,徐汇区将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契机,紧紧围绕“四个徐汇”的战略框架,以外向型文化企业需求和贸易特点出发,不断做大文化贸易的总量和走出去的增量,不断提升我区文化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
1、创新贸易方式,打造数字文化产业高地。
强化区域内数字文化产业优势。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鼓励和支持数字文化企业加大文化出口规模,开展海外投资,进一步提升动漫、网游、数字出版、网络视听等数字内容产业能级,培育一批民族文化品牌,进一步鼓励创新贸易规模、拓展国际市场。
坚持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并重的方针,创新思路办法,拓展途径渠道,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走出去”格局,积极搭建多元文化交流平台。建立与国际重要文化城市的交流合作机制,深化西岸集团与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国际合作。
汲取海派文化精粹,依托区域内上海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京剧院等市级文化院团资源和驻沪领事馆、国际组织、社会团体、学术机构等外向性资源,举办国际文化论坛、文化表演、文化展览等活动。着力孵化和培育本土文化品牌,重点关注艺术演艺、影视传媒、数字内容、创意设计等领域,鼓励一批具有特点和潜力的本土文化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扩大文化出口。
来源:文化上海滩、文创徐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