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普陀新闻

走进多彩民俗 助力幸福成长——市级项目《基于民俗文化教育活动的学生多元发展实践研究》交流研讨活动

2018-6-15 0:00:00发布133次查看

2018年6月12日,市级项目《基于民俗文化教育活动的学生多元发展实践研究》交流研讨活动在普陀区回民小学的校园里隆重召开。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普陀区教育学院主办,普陀区回民小学承办,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冯明主任担任主持,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汤林春所长、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学术委员会潘国青主任、普陀区教育学院杨杰院长、普陀区教育学院刘国华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田兆元教授、上海市教育学会原秘书长许象国老师等多位专家领导出席活动,全市各区县50多位科研室主任和科研员共同参与。
上海普陀区回民小学是一所以民族教育为特色的公办学校。2014学年,学校申报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基于民俗文化教育活动的学生多元发展实践研究》成功立项,立足于学校转型与发展的需求,从民俗文化课程体系的建构、课外民俗体验活动的开展、教师文化研究力的提升等方面,进行了一番生动的实践和有益的探索。活动中,学校展示了民族服饰、民间美术、纸贴画、茶艺、玩算盘、民族舞蹈、京剧表演、国粹京剧创新课程等八节精品课,涵盖了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类课程,丰富的内容与多元的形式,给予了来宾们生动的课程体验。
杨杰院长在致辞中回顾了普陀区回民小学的办学历程,对学校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展望了学校发展的未来愿景。接着,董群校长向与会来宾们做了题为《多彩民俗,精彩人生》的主题汇报,聚焦学校民俗文化教育科研成果,从了解民俗传统、构建课程体系、开展体验活动、打造教师队伍几个方面,介绍了学校的研究经验和工作成效。随后,来自回民小学的孩子们献上了打击乐《迎宾鼓》、京剧选段《天女散花》、民族舞蹈《长白歌谣》等精彩的文艺表演。来宾们欣喜地看到,学校架起的这座多元发展的“立交桥”,促使了学生的成功与自信,正在把他们导引向不同的成才道路。
在专家点评环节中,许象国老师用“综合、融合、整合、统合”评价了学校的民俗文化课程建设,提出民俗文化教育是一个有高度、有深度、有热度的研究课题,值得继续深入和持续推广。田兆元教授高度赞扬了学校在民俗文化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出色贡献,认为学校紧跟新时代的民俗学观念,在实践中做到了进课堂、进生活、进环境,形成了规范与谱系,并表示华师大民俗学专业愿意继续与学校合作,双方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民俗文化教育。汤林春所长用“六个一”点评了学校的科研成果——抓住了一个鲜明的特色、选取了一个适切的主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课程、开发了一类民俗实践形式、探索了一条教师研修路径、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效。刘国华副院长在讲话中谈到,普陀区回民小学对培养少年儿童的民族认同与文化自信进行了探索,定位准确、坚持可贵、成效突显,将民俗文化植根学校的现实土壤,体现了教育科研的价值所在。
午后,上海市小学教育科研员沙龙活动继续在学校举行。与会科研员们对学校课题中的诸多亮点,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冯明主任就小学教育科研如何开展文化类研究、怎样从文化的角度建设课程、如何从龙头课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课题群等问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现场频频互动,气氛热烈。
本次交流研讨会的圆满召开,明确了学校未来课题研究的目标与方向,也促进了区域之间的科研交流与学习,进一步发挥了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普陀区回民小学将继续致力于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多彩的民俗,成就精彩的人生!
普陀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