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办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建设“6+365”功能性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国际会展城区,到2020年力争年度经营规模突破700万平方米;深化“全国快递行业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到2020年快递物流业营收规模突破1000亿元……近日,青浦区发布打响上海“四大品牌”行动方案(2018—2020年)以及21个专项行动方案。
“打响‘四大品牌’,要结合主导产业发展,找准最有优势、最有条件的领域,抓住机遇,争取政策,借势发力。”青浦区委书记赵惠琴说。
提升“青浦服务”新高度
青浦要打造“具有一定服务能级的全球卓越城市的重要门户和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彰显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级很重要。根据《关于青浦区全面落实打响上海“四大品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意见》,青浦将立足区域特色,提升“青浦服务”新高度,以会展、物流、文旅健康等特色服务业为引领,加快服务经济发展,打造3到5个在国内外有引领作用、体现“上海服务”品牌的企业和项目。根据相关方案,青浦将进一步深化形成面向江苏、浙江的对内开放服务和依托虹桥的对外开放服务“两个扇面”,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11%左右,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接近60%,建成1到2个特色鲜明、高端要素集聚、品牌效应明显、配套功能完善的服务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
在青浦区21个专项品牌行动中,全力办好进口博览会位列第一。目前,青浦服务和保障进口博览会的82个配套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涉及交通、绿化等方面。到2020年,青浦将聚焦顶尖会展、会务及功能性服务贸易及跨境电商总部平台,把西虹桥打造成为中国对外贸易服务展示示范区。依托国家会展中心,青浦将集聚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市场活力的会展业主体,引进6到8家国际知名品牌展会,打造3到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展览会,培育有潜力、有特色的中小展会,到2020年力争年度经营规模突破700万平方米,加快建设国际会展城区。
快递业也是青浦打响“上海服务”品牌的重要抓手。今年青浦将举办“2018中国快递论坛”,依托“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做好相关课题研究,推荐区内符合要求的企业申报国家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提升全行业信息化能级和国际竞争力。
加快“青浦制造”再升级
在打响“上海制造”品牌方面,青浦将形成3到5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做强6到8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百亿级新兴产业平台,形成高端智能制造、高端信息技术等品牌。到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将在4%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将达33%左右,工业向园区集中集聚度将达66%。青浦正不断巩固提升汽车产业集群,以威马汽车总部、吉利汽车研发中心落地为契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零部件产业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实现500亿产业规模;加快民用航空产业集群发展,依托青浦民用航空产业园等进一步加大发动机维修再制造、民用航空应用技术研发、公务机托管租赁等通用航空产业集中集聚发展,到2020年营收规模将达100亿元左右;在北斗导航产业发展方面,将加快推进北斗导航的产业化,加快北斗导航拓展基地建设,推进华测导航新建厂房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到2020年形成50亿元的营收规模。
提升“青浦购物”国际影响力
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契机,聚焦提升消费贡献度、消费创新度、品牌集聚度、时尚引领度和消费满意度,把青浦区打造成为上海国际消费城市建设的重要功能承载区。到2020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50亿元以上,推出4-5个重点地标性商业项目。
加快落实重点商业地标项目的形象提升工程,全面发挥沿轨交17号线购物旅游线以及赵巷商圈的引领作用,打造时尚购物品牌。加快西虹桥商业商务区会展商圈建设,推进绿地虹桥世界中心、国家会展中心商业广场、博万兰韵、蟠龙天地等项目建设运营,依托西郊国际项目建设现代农产品大流通平台,提升北大街、尚都里市级特色商业街区品质,深度打造课植园实景版昆曲牡丹亭、天堂里的一滴水、水乡音乐节等文化艺术项目,支持练塘古镇、金泽古镇、徐泾蟠龙古镇发展特色小镇商业街区。加快赵巷商圈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奥特莱斯、吉盛伟邦、米格天地、豪车汇等重点项目的能级效应,推进元祖梦世界重点商业项目的建设运营,拓展商区综合配套设施功能,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重点完善交通配套功能,形成集购物、娱乐、餐饮、家居、体验于一体的高品质现代消费品牌商圈。
打造“江南文化”品牌
充分利用青浦丰富的古文化、水文化资源,打响江南文化特色品牌。大力打造“上海之源”古文化走廊、轨交17号线文化发展轴、青东海派时尚文化集聚区、新城都市文化功能核心区、青西滨湖文旅休闲集聚区的“一廊一轴三区”文化空间发展新格局。推动朱家角、练塘、金泽“江南水乡古镇”和青龙镇遗址“海上丝绸之路”保护与申遗。推进青龙镇遗址和陈云故居申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积极打造国家级非遗项目田山歌艺术作品。加强对江南特色民居、桥梁、宗教建筑和名人故居等的分级分类管理保护,建设一批展示和体验传统文化技艺的历史文化街区和文化休闲旅游区,传承江南文化特色。加快文化资源转化利用,积极宣传推介田山歌、江南丝竹、打莲湘等优秀传统文化和水印版画、烙画等特色文化产品。巩固提升练塘茭白节、白鹤草莓节等地方品牌节庆活动,进一步扩大淀山湖文化艺术节、朱家角水乡音乐节等活动影响力,持续推介市民文化节、淀山湖文化艺术节、市民读书节等重大文化活动品牌。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展示“绿色青浦、上善之城”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