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人大】对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394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2018-6-15 0:00:00发布77次查看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关于加快推进上海智能制造业发展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以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模式,正在引发整个制造业的深刻变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5月9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参加“2018智能制造国际会议”指出,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三年多来,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开展试点示范、标准体系建设、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等工作,智能制造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上海正在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跻身全球重要的创新城市行列。“上海制造”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为目标,加强名品、名企、名家、名园“四名”引领,推动技术创新、品牌创响、质量创优、融合创智、集群创建、绿色创先“六创”提质,着力实施“四名六创”专项行动。
      智能制造是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支柱,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响“上海制造”品牌、擦亮新时代“上海制造”名片、推动“上海制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前期的持续推进,本市智能制造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创新智能制造应用机制模式。在推进智能制造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遇到的瓶颈问题主要是技术和资金两方面。对此,我们有的放矢地制定了《关于上海创新智能制造应用模式和机制的实施意见》,在加大政府政策资金等资源投入的同时,更加主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切实可行、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我们针对不同企业的智能制造应用需求,探索建立智能制造效益分享、生产能力共享、融资租赁等应用机制。我们支持明匠智能采用效益分享机制为用户开展智能化改造,既解决了用户企业的技术门槛和设施设备一次性投入问题,又为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相关金融服务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可预期收益。智能云科采用融资租赁的商业模式帮助中小企业开展生产装备升级,并通过搭建生产能力协同平台,实现生产订单和设备产能的自动对接,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减轻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
      二是树立智能制造行业标杆。通过培植鲜活案例,树立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引导重点领域开展智能制造应用。我们在汽车、能源装备、航空航天、船舶海工、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遴选了一批示范性智能车间/工厂,基本覆盖本市主要优势产业,践行智能制造5大新模式,其中28个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和新模式专项;c919大型客机、智能网联汽车等11个具有行业引领性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示范项目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名单;本市初步统计智能化改造前后对比,生产效率平均提升50%以上,最高提高3.8倍以上,运营成本平均降低30%左右,最高降低79.4%。(全国初步统计智能化改造前后对比,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0%以上,最高提高两倍以上,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0%左右,最高降低60%。)。上海海立集团工业机器人密度达703台/万名产业工人,远超最高的韩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上海洋山港四期是全球最大单体智能化和综合自动化程度最高码头。
      三是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本市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上海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编制工作的通知》,推动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组建自动化产业集团、鼓励企业海外并购、支持企业智能化转型等措施,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上海智能制造系统集成(11家重点企业)2017年产值387.45亿元,同比增长33.1%,领跑全国。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入选工信部第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目录。
      四是突破智能制造核心关键装备。本市针对高端智能核心装备共投入6.3亿元财政资金支持137台(套)重大装备实现自主突破。其中,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首台、实现打破垄断、进口替代的装备占比超过30%,同时积极承担国家高档数控机床等科技重大专项,牵头立项35个,获得国家专项资金7.95亿元。2017年,本市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8801台,占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的45%;2017年,工业机器人(8家重点企业)产值363.7亿元,同比增长37%;智能仪器仪表产值124.85亿元,同比增长10.9%。
      五是推出智能制造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加大金融助力“上海制造”智能化转型的力度,率先与民生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提供不低于500亿元的智能制造专项额度,推动商业银行制定智能制造企业金融服务方案,支持智能制造产业融资,针对大、中、小型智能制造企业的痛点、堵点、难点,配置合适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推动“上海制造”智能化转型。
      六是搭建智能制造功能型平台。上海科创中心重点布局的上海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率先启动建设,对标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等国际先进机构,通过组建平台公司作为运作实体,开展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和装备研发、标准建设以及技术成果转化,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平台,支撑上海智能制造发展。
      七是市财政大力支持智能制造发展。2017年,为贯彻国务院有关要求,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市财政会同市经信委设立“上海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专项”,重点支持拓展融合应用、发展核心产业、加强数据支撑等方面,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创新和融合生态培育,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同时,2017年市财政局积极配合市经信委等部门支持启动了上海临港智能制造功能型平台建设工作,着力支撑智能制造产业链创新,形成对产业链各环节研发与转化过程的技术服务供给;支撑智能制造领域的重大产品研发与转化,开展共性关键技术和产业攻关及应用;支撑创新创业,以资源汇集和专业科技服务为抓手,为智能制造类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引导和支撑。在税收优惠方面,我们会同相关部门积极贯彻落实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对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的重大技术装备符合规定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为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或产品,确有必要进口的零部件、原材料等,可按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规定,享受进口税收优惠”等。
      下一步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智能制造发展全局,按照李强书记关于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决策部署,发挥上海在国内智能制造领域“‘价值链’处于相对高端、‘产业链’较为完整、‘创新链’协同较强、‘资源链’相对集聚”的综合优势,从示范应用切入,以服务平台、标准体系为支撑,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装备,夯实发展基础,完善生态体系,推动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模式升级,全面推动智能制造产业链升级。主要是五方面工作:
      第一,是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应用“十百千”工程。以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为抓手,培育一批具有引领性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聚焦汽车、航空航天、船舶海工、电子信息、能源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推动建设1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推广应用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智能制造装备,在示范企业的引领带动下,推动1000家左右规模以上企业实施智能化转型。
      第二,是加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的自主化突破。进一步加大高端智能装备首台套专项政策的力度,鼓励支持装备制造商研制具有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功能的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检测装配、物流仓储等智能制造装备,并实现在重点行业的规模化应用。支持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合装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推进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的集成应用,实现智能化成套装备(生产线)首台(套)突破。
      第三,是加强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培育建设。积极推动智能制造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发挥资本优势,加速实体经济的智能化转型;坚持以试验验证为核心带动标准研制,扩大行业应用范围和领域;以技术和资本为纽带,强化用户、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装备供应商等联合体的协同创新;以上海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为依托,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提供咨询诊断、资源对接等专业服务。
      第四,是加大金融助力“上海制造”智能化转型的力度。推动商业银行制定智能制造企业金融服务方案,支持智能制造产业融资,针对大、中、小型智能制造企业的痛点、堵点、难点,配置合适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推动“上海制造”智能化转型。
      第五,是加大智能制造经验模式宣传推广。发挥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效果,总结提炼先进经验,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加强宣传力度。我们鼓励支持试点示范企业将形成的经验模式在行业内推广。下一步策划在上海优势产业汽车、航空、电子信息等领域召开智能制造现场交流会,希望在不同层次、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加强智能制造经验交流与新模式宣传推广。
      第六,是继续争取财政对智能制造的支持力度。我们将继续配合市有关部门,不断完善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等措施,形成全方位扶持政策体系,加快推进本市智能制造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本市将按照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充分发挥科创中心建设形成的制度优势和产业优势,谋创新,强基础,促融合,抓示范,育人才,积极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大力培育智能制造发展生态,更好地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制造业转型升级。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8年6月1日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