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松江把垃圾房改造成小区最亮丽的风景

2018-6-15 16:42:40发布94次查看

据松江区消息:美观洁净的垃圾房、不见垃圾的垃圾桶,在新桥镇海派青城小区和临港松江科技城等处,“垃圾看不见、没有异味”“垃圾房成为小区最美的景观”“垃圾桶不像垃圾桶”成为一种独特的现象。作为全区住宅小区最多、企业分布密集的地区,近年来,新桥镇不断加大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破难点、出亮点、求特色,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试点推行小区垃圾房改造
  防腐木的框架、嫩绿色的房门、形象的卡通图案……若不是“践行垃圾分类,建设美丽新桥”几个大字,很难想象这里是一座垃圾房。
  从6月初开始,新桥镇投入9万余元,选择海派青城小区作为全镇垃圾房改造的试点小区,将垃圾房由原来的敞开式改造为封闭式,改变了以往垃圾房脏乱差的局面,也改善了保洁员的工作环境。
  在海派青城小区,记者看到了新桥镇成功改造的第一座标准化垃圾房。这座垃圾房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分类垃圾桶,由4个垃圾投递桶组成,用于回收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分别以蓝色、红色、紫色和黑色加以区分;第二部分是贮藏室,用于储藏已经放满的待清理垃圾桶,门外则是各类垃圾回收流程的宣传展示;第三部分是酵工坊,通过制造环保酵素,实现湿垃圾的就地微循环,消化果皮、蔬菜等部分湿垃圾,并消除垃圾房的异味。
  “以前居民投诉最多的就是垃圾房。”回想起以往的垃圾问题,小区物业经理郝桂星感慨不已,他说:“尤其到了夏天,不仅居民嫌垃圾房环境差,保洁员在处理垃圾时也很难受,工作环境太恶劣了。”如今,垃圾房旧貌换新颜,环境得到了改善,分类标识更加清晰,居民们自动分类投放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
  新桥镇共有各类住宅小区96个,数量居全区首位,垃圾分类任务尤为艰巨。海派青城小区垃圾房改造试点成功后,新桥镇又选择了65个小区作为第一批改造对象,计划9月前全部完成。据新桥镇社会事业办公室主任沈金文介绍,针对部分垃圾房面积较小、甚至没有垃圾房的小区,新桥镇将以示范亭的形式推进垃圾分类,全镇计划设置34个,也将于9月前全部完工。
如今,这个具备宣传、分类投放、酵工坊、再生资源回收服务、湿垃圾兑换等功能的“五位一体”垃圾房已经被列为今年新桥镇新打造的“两网融合”示范项目。下一步,还将引进绿色账户智能兑换机,方便居民用积分兑换日常生活用品。
  “我们的目标是把垃圾房改造成小区最亮丽的风景。”新桥镇副镇长陆蔚表示,今年新桥镇的垃圾分类工作投入预算达到238万元,在完善财力保障的同时,新桥镇还将建立长效机制,维护垃圾房的有效运营和长效保洁,“我们将成立由区社会第三方机构、镇检查组和镇市民巡访团参与的三级联合巡查机制,并按50%、20%、30%的比例将巡查结果纳入各居委会年度绩效考核。”
  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宣传工作负责人胡秀红表示:“垃圾房改造是实施垃圾分类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有利于垃圾清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在居民中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引导。接下来,我区将统一标准规范,于9月底前完成全区范围内的垃圾房改造。”
  打造垃圾分类特色园区
  远看是路标,近看是广告牌,白天可指路,夜晚可照明,你怎么也想不到这个装置竟然是个垃圾桶。在科创活力涌动的临港松江科技城,这个“不像垃圾桶的垃圾桶”,让人忍不住感叹科技的强大力量,它上方的太阳能电板让垃圾桶变得科技感十足,而且收纳垃圾的箱子被隐藏了起来。
这样的“隐形”垃圾桶,高约2米,宽约1米,厚约40厘米,同时具备灯光照明、道路指示、垃圾投放、宣传等功能。自2016年6月在园区内开始投放使用,如今在占地面积约2700亩的园区内已投放了近300个,成为这个科创园区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眼下新桥镇正在加快产业转型,推进各类产业园区的二次开发,未来还将有更多集聚科创资源的新型园区诞生在这里。为了保证新建园区环境美观、资源节约,新桥镇未雨绸缪,尤其注意在园区的二次开发中同步推进社会事业建设,推荐其他园区优先考虑使用临港松江科技城这款“隐形”多功能垃圾桶。
  此外,新桥镇作为工业强镇之一,在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辖区内企业数也在不断增加,其中与新桥环卫部门签订清运协议的各类单位就有457家。对于如何在单位中推开垃圾分类,新桥镇主要通过“1+5+x”模式开展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其中,“1”代表新桥镇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领导小组,“5”代表新桥镇工业区管委会、春申管委会、资产公司、新闵公司以及环卫公司等执行单位,“x”代表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单位数量。通过落实责任到人、落实配置到位、落实宣传告知,切实提高各单位负责人的垃圾分类意识,全面推进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