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民生档案“全市通办”的要求,全面对接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事项,3月1日起,区档案馆对外服务窗口实行365天全年开放服务,工作日中午、周末及节假日也提供服务。
服务品质再提升
区档案局在收集和整改问题过程中,问需、问计于民,充分发挥档案服务窗口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作用。
查阅窗口开展“马上就办”活动,推出便民措施,优化政府公开信息查阅,档案利用查阅服务,满足群众查档需求。
查档窗口开展“规范服务零投诉”活动,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
修订了《嘉定区档案馆档案利用规范》《便民服务指南》,建立一整套责任明确、流程清晰、操作规范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
推行“便民服务即来即办、急难事项特事特办”服务模式,办事群众“只跑一次路、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一次就办成”。
查询类别再增加
区内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点明察暗访,目前,民生档案远程查询种类共有12种,但市民前往街镇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查询时,部分市民误以为在此处只能查阅婚姻档案、独生子女档案,较少知道知青档案等其他民生档案也可查询,从而信息不对称导致市民来回奔波。为增加民生档案查询类别,区档案局下发了《嘉定区档案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项目档案的通知》和《嘉定区档案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房屋征收档案工作的通知》,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将民生档案查询类别增加至20种,让民生档案远程查询服务点在服务民生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群众只跑一次
区档案局领导干部在“换位体验”时听到了两位查档群众的叹息:
查档市民:你们服务态度是蛮好的,可是没有我要查的呀,我还以为所有的档案都在档案局呢
查档市民:对啊对啊,我也以为我的个人档案在档案局,结果白跑一次
区档案馆查档窗口换位体验,一名群众想为公司查询厂房建筑图纸,但城建类档案存于区城建档案信息中心,无法查询,一名群众想要查询个人档案,但档案存于所在单位或区人才服务中心、就业促进中心,虽然工作人员告知其详细查询地址和咨询电话,但由于各类档案资料分散保存,导致群众来回奔波。
、
区档案局加大了收集民生档案进馆的力度,今年华亭镇、新成路街道等农民建房档案增补进馆。
同时增加了“人才引进”、“三峡移民”等类别档案,计划增加兵役档案、农村土地确权档案,进一步探索在群众查询民生档案需求较高的部门和场所,继续设立民生档案远程查询点,免去群众奔波之苦,真正做到“让群众只跑一次”,查档服务“送上门”。
近日,有位老爷爷为给孙子上户口,前来档案馆查询其儿子婚姻档案,但其子服刑,媳妇出走不知所踪。
按规定,老人非档案当事人,可以不予以受理,但如果不提供档案,小孩子将无法入学,档案馆工作人员考虑其特殊情况,经与其户口所在地派出所联系后,由档案馆工作人员,直接将档案送至派出所交给户籍民警处,让孩子能够如期入学。
近日,区档案馆接到一位查档群众的感谢电话:查档者母亲早已过世,父亲85岁高龄,长期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现因办理继承公证,急需一份父母结婚原始档案,区档案馆在了解情况后,立即安排工作人员送档上门,为当事人办事提供档案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