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公布:2016-2017学年,上海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57.7%,其中小学生47.2%、初中生75.8%、高中生 89.3%。近视不仅给儿童青少年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对就学和择业造成影响,还会对眼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户外活动时间过少、过多近距离用眼,是导致儿童近视发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及以上,沐浴在大自然光线环境下,可以有效降低近视发生的风险。
在静安区教育局、静安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领导下,在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下,在静安区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支持下,在各学校配合下,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近年来,通过学校教室灯光改造、课桌椅配置改善、增加学生户外活动时间、举办“目”浴阳光系列青少年眼健康促进大行动等举措,持续加大近视防控力度,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专业推进、预防为先、医防融合、医教结合、家校联合、社会支持”的格局。
2011-2013年,静安区通过实施第三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项目,初步建立全区的儿童屈光档案工作体系。
2014年起,儿童屈光发育建档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长效开展,每年为我区2万余儿童青少年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至今累计筛查15万余人次。通过大规模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实现近视和其他眼病早发现、早干预、关口前移,促进近视防控新理念、新知识传播。
2017年起,我区启动青少年近视干预项目,以增加学生户外活动为切入点,在项目学校推广爱眼护眼的适宜技术和方法,探索控制学生近视发生和建立良好用眼习惯的有效干预模式。
2018年是我区全面推进儿童屈光建档初筛数据电子化采集和传输工作模式的第一年,静安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为辖区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齐了验光仪、眼底照相机等眼科检查设备,截至5月底,上半年监测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静安区持续深入推进各项眼病防治工作,以遏制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居高不下的势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静安区的眼病防治工作获得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的认可,在最近一次全市眼防工作年度考核中,位列全市16个区之首;静安区近视干预项目的阶段评估结果也位列全市8个项目区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