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8日下午,以“跨区联动,研究一体共成长”为主题的杨浦区“区域教师教育方式机制创新的行动研究”项目展示活动在复旦科技园小学举行。原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郑百伟主任、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教师教育研究部主任陈霞博士、静安区教育学院师训部程书丽主任、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师训室袁晓东主任、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师训部孙立副主任、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朱兰校长、宝山区教育学院小学教研员顾春文老师、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小学教研员陈谨老师、上音教育集团责任督学吴兆华校长、上音集团各校领导、上理工优质集群校各校领导以及区域内“教师教育创新”项目核心校负责人、各小学分管师训的领导和数学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研讨活动。活动以教学展示和主题论坛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呈现了杨浦区在推进“创新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跨区联动,研修一体共成长”,活动分为课堂观摩和研修展示两部分。宝山区第一中心的郭晓萍老师首先展示了一节五年级的数学练习课——《求阴影部分面积》。郭老师引导学生基于已有学习经验体验“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相等”的概念,体会转化思想,激发学习乐趣,发展空间观念。复旦科技园小学的尹莹则执教二年级复习课——《万以内的认识与表达》。尹老师在课上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了有趣的数卡游戏和位置图的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帮助学生梳理了有关万以内数的“数的组成”、“数的读写”和“数的大小比较”的相关知识。随后围绕“小学数学练习课、复习课的有效性探究”主题开展论坛,先由两位执教老师结合课堂阐述了在设计练习课、复习课两种课型构思,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提升罗辑思维能力。与会老师纷纷发表了观点,大家认为:数学练习课、复习课不应仅仅满足于习题教学,只着眼于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还应当关注学生在合理创设的教学情境下数学欲望的激发、数学思想的强化,数学语言的运用,基于数学模型下的问题解决。随后宝山区教研员顾春文老师和杨浦区教研员陈谨老师分别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对小学数学练习课、复习课的有效性作了深度阐释:练习课是结合学生新授课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知识的重点、难点,应该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熟练掌握;复习课是对知识的梳理,要温故而知新,帮助学生在巩固中再提升。
课后,复旦科技园小学校长薛为群作了题为“研修一体创平台,智美教师共成长”的交流发言,分享了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校本研修的先进经验。随后,师训部孙立副主任为大家作了题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机制创新”的微报告,介绍了杨浦区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方面的亮点和特色。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教师教育研究部主任陈霞博士做了专业点评,对本次展示活动予以了高度评价。最后,原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郑百伟主任做讲话,介绍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历史渊源,并对杨浦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赞赏。
学校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依托跨区联动契机,创新教师教育机制,促进学校合作与交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并在更大的范围更好地发挥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与兄弟学校共同实现互利共赢、均衡发展。